在清朝,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存银还要多。
晋商为中国近代十大商帮之首,曾称雄商界500年,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并称世界三大商人。一时间的暴富,也许只需要一点小聪明,而几百年的辉煌则源于一种智慧。
在清朝,“山西应考之童不敷额数”(指报考的人数少于录取的人数),这在中国科举史上十分罕见。
“秀才学生意——改邪归正!”这句惊世骇俗的歇后语出自晋人之口,他们借此开启了一个价值多元的人生。
让有才华者跻身于商界,是晋商成功的重要原因。
任何时代都有财富集中地带,要想发大财,就得进入财富集中地带,否则,远离巨额财富,又如何能发大财呢?
乘势而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节省精力,二是节约投资。这两点对所有希望成功的商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乘势而起无疑可以加速你的成功速度与扩大成功规模。“无势造势,有势用势,生意乃成。”
明朝权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曾与人说:“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按他的标准,当时全国共有17家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
咸丰年间,有位大臣向皇帝递交了一份奏折,详细地介绍了山西富裕家族的资产:“如山西太谷县孙姓,富约两千余万,曹姓、贾姓富各四五百万,平遥县之侯姓,介休县之张姓,富各三四百万……介休县百万之家以十计,祁县百万之家以数十计。”仅仅把山西这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的国库存银还要多。这么多有钱人,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这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能积累起数以百万计的家产,大概不会是因为“引车卖浆”或是“织席贩履”这样的小买卖,而是做着某种纵横天下的大生意。生意成功的人数又这么多,大家“比邻而居”,这就很容易让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历史上一定存在着一个由山西商人组成的实力强大的商人团体。那么,山西商人(晋商)是如何发迹的?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晋商崛起的明朝初期。朱元璋推翻元政权以后,蒙古人退回草原。为彻底翦灭蒙元势力,朱元璋曾4次用兵,但收效甚微。于是明政府先后在北边设立9个重镇,构成沿边320多公里的防御线。根据研究,军队的人数非常多,一度达到了120万人,使用的军马也有30多万匹。
任何时代都有财富集中地带,要想发大财,就得进入财富集中地带,否则,远离巨额财富,又如何能发大财呢?当时的财富集中地带之一是九镇边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览古今多少战事,胜,胜在粮;败,也败在粮。军需粮食关系到王朝的命运,对商人却是难得的机会!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