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为基础,通过对汉韩两种语言中具体结构的描写、调查和分析,借鉴外语学习和第二语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语言对比及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考察汉韩两种语言中具体结构的异同,及其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教学策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与统计应用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韩)李恩华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为基础,通过对汉韩两种语言中具体结构的描写、调查和分析,借鉴外语学习和第二语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语言对比及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考察汉韩两种语言中具体结构的异同,及其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教学策略。 目录 1 对比分析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 1.1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ctive Analysis) 1.2 中介语(Interlanguage) 1.3 偏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vsis) 2 偏误分析中ExceI的应用实验 2.1 实验的步骤 2.1.1 设立研究目的 2.1.2 语料与选择调查项目 2.1.3 调查对象 2.1.4 调查办法 2.2 实际操作 2.2.1 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 2.2.2 发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2.2.3 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 2.2.4 实际教学上的应用 2.3 小结 3 偏误分析中SPSS应用实验的准备 3.1 问题的提出及设立研究目的 3.2 确定研究范围、对象和方法 3.2.1 研究范围和对象的选择 3.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3 语料分析 3.3.1 基于动词种类的分类 3.3.2 基于语义的分类 3.3.3 基于句法形式的分类 3.3.4 基于韩汉对译特点的分类 4 偏误分析中SPSS应用实验的操作 4.1 实验目的及假设 4.1.1 实验目的 4.1.2 假设 4.2 选定测试题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4.2.1 选定测试题 4.2.2 测试对象 4.2.3 测试方法 4.3 数据处理 5 偏误分析中SPSS应用实验的结果 5.1 测试结果分析 5.1.1 偏误类型分析 5.1.2 正误率分析 5.2 动词类型、语义、句法、翻译特征上的分析 5.2.1 基于动词类型的分析 5.2.2 基于语义功能的分析 5.2.3 基于句法特征的分析 5.2.4 基于翻译特征的分析 6 有关偏误类型及相关教学 6.1 错序 6.2 误代 6.2.1 用体助词来误代 6.2.2 “向”、“往”、“于”等补语误代 6.2.3 “在”和“到”互相误代 6.2.4 其他补语的误代 6.3 误加 6.4 遗漏 7 与问题类型相关的教学方案 7.1 与动词类型相关的教学方案 7.2 与语义特征相关的教学方案 7.3 与句法形式相关的教学方案 7.4 与翻译特征相关的教学方案 7.4.1 与“■”、“■”相关的韩汉翻译教学方案 7.4.2 与“■/■”、“■”相关的韩汉翻译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离合词分离表 附录二 语料分析表 附录三 SPSS语义功能分析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