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美学学人除了介绍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的美学以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以什么方式写具有普适性的美学原理;第二,以什么境界写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美学史;第三,以一种什么样的框架去写具有世界胸怀的比较美学。这三方面的探索,可以说,较能够代表汉语美学的特点。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选取了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比较美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力图凸显一种汉语美学的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美学的中国话语--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三大主题(张法卷)/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作者 | 张法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自美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美学学人除了介绍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的美学以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以什么方式写具有普适性的美学原理;第二,以什么境界写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美学史;第三,以一种什么样的框架去写具有世界胸怀的比较美学。这三方面的探索,可以说,较能够代表汉语美学的特点。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选取了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比较美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力图凸显一种汉语美学的精神。 目录 上篇 关学原理话语 从美到美学的学科进路 1.从美到美学 2.美学:西方与非西方的不同表述方式 3.美学:从西方到中国 4.美学在中国现代的演化 审美现象描述 1.美,从何谈起 2.美,基于心理距离 3.美,呈为直觉形象 4.美,表现为内模仿和移情 5.美,表现为主客同构 6.美,通向意义的深度 审美类型体系 1.审美类型的基本理论 2.美:优美、壮美、典雅 3.悲:悲态、悲剧、崇高、荒诞、恐怖 4.喜:怪、丑、滑稽 5.审美分类的意义 形式美 1.形式美的根据:人与对象的同一性 2.形式美规律:基本元素 3.形式美规律:结构原理 4.形式美的内蕴:原型与象征 中篇 中国美学话语 中国美学史话语 1.中国美学史的缘起 2.研究的困难与学科的进展 3.中国美学史的更新动力 4.中国美学史的原则与框架 5.中国美学的话语类型与体系性特征 中国美学:表述方式与意境理论 1.中国型审美对象的结构方式 2.中国美学的两种理论把握方式 3.“境”的发现在中国美学中的意义 4.意境理论的三大要点 刘勰《文心雕龙》:中国式的埋论体系之一 1.《文心雕龙》的体系结构 2.本体论 3.文体论 4.文理论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国式的理论体系之二 1.《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与时代关联 2.《二十四诗品》的体系基础 3.宇宙之道与美的本质 4.宇宙之美的时间和类型呈i~ 5.隐逸文化的山林境界 6.无心合道的自然境界 7.《二十四诗品》体系的典范性和普遍意义8s 刘熙载《艺概》:中国式的理论体系之三 1.《艺概》的体系结构 2.《艺概》的艺史结构 3.《艺概》的理论把握方式 4.《艺概》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与中国美学史的写作 1.现代汉语: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被忽略的因素 2.现代汉语与中国学术语汇 3.中国美学用现代汉语呈现时的困难 4.中国美学史的写作与现代汉语学术语汇的更新 下篇 比较关学话语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1.比较美学的学术景观 2.比较美学的基本背景和运行基调 3.中国比较美学的特色、内蕴、意义 4.中国比较美学应有的意识自觉 从宗教角度看比较美学 1.艺术与神的诞生 2.艺术结构与神的呈现 3.宗教的基本类型与艺术 从文化角度看比较美学 1.美的文化呈现 2.文化定义与美学 3.文化的历史演化与比较美~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美学比较 1.中西美学差异的哲学基础 2.有与无:中西哲学的宇宙结构模式 3.形式与整体功能:中西哲学的事物构成原则 4.明晰与模糊:中西哲学的理论基本要求 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著作的整体比较 1.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著作在基本理路上的差异 2.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著作在结构上的异同 3.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差异中的三个重要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