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蔚编著的《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型建构》为词典学的应用研究,研究对象为英语单语词典释义。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词典释义的角度,深入详尽地阐述了原型范畴与心理原型、范畴的原型效应及基本层次效应、理想认知模型(ICM)及认知扩展机制的相关理论;并将之应用于词典释义的语义描述、义项划分及义项排序等方面;在明确语义范畴与词目释义范畴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得到建构词典原型释义模型的基本原则;并以实例对此模型作出检验。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词典释义与语义研究的互动关系
1 词典释义与传统语义学
2 认知语义学与词典释义
第二节 问题阐述:对当代词典释义理论与实践的审视
1 语义描述:几种传统释义方法的特点
2 多义词的描述:三个不统一
3 多义词的义项排列:对语义范畴内部结构的体现
第三节 理据分析:原型理论对词目释义研究的价值
1 原型理论所秉持的经验主义意义观
2 原型理论的范畴观与词典学者们的理想释义标准
3 原型理论的多义范畴结构分析与多义词的语义分析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架构
第二章 原型理论及语义分析的原型范式
第一节 原型理论与范畴化
1 范畴与范畴化的定义
2 经典范畴理论
3 对经典范畴理论的经典批判
4 原型范畴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节 原型理论的研究内容:两个维度与两种效应
1 水平维度:原型效应
2 垂直维度:基本层次效应
第三节 语义研究的原型范式:莱考夫的理想认知模型与韦尔兹毕卡的范畴分类
1 原型与语义
2 理想认知模型
3 类型范畴与非类型范畴
第三章 原型范式下的语义范畴与词典释义范畴
第一节 原型范式下的语义范畴结构及其扩展机制
1 单义范畴与多义范畴
2 单义范畴的原型结构
3 多义范畴结构
第二节 原型范式下的范畴层级与范畴分类
第三节 原型范式下的词目释义范畴
1 释义范畴的构成
2 释义范畴的内在结构
第四节 原型释义模型的雏形
第四章 原型范式下词目释义的语义描述
第一节 理想认知模型的定义
1 ICM的经验特性
2 ICM的主观特性
3 ICM的互动特性和开放特性
第二节 理想认知模式的构成
1 意象一图式ICM
2 命题ICM
3 ICM的完形结构
第三节 理想认知模型的语义描述
1 ICM结构的确定
2 ICM组成成分词汇选取及综合的几条原则
3 词汇范畴所处层次及类型对ICM语义描述的影响
第五章 原型范式下语义范畴的隐喻扩展机制与相对应的词典释义范畴的隐喻结构
第一节 原型范式下隐喻的定义和本质
1 隐喻的定义
2 隐喻的本质
第二节 多义范畴扩展中隐喻机制的作用过程
1 隐喻映射过程中的组成要素
2 隐喻映射的作用过程
3 隐喻映射中的对应关系
4 隐喻映射的局部特性
5 隐喻机制的跨(语法)范畴化作用
第三节 词典释义范畴中义项的隐喻性结构
1 义项隐喻结构的语义描述
2 义项隐喻结构的排序
第六章 原型范式下语义范畴的转喻扩展机制与相对应的词典释义范畴的转喻结构
第一节 原型范式下转喻的定义与本质
1 转喻的定义
2 转喻的本质
第二节 多义范畴扩展中概念转喻的作用机制
1 转喻映射过程中的组成要素
2 转喻映射的作用过程
3 促动转喻的概念关系
4 转喻映射的跨范畴作用
5 对climb语义范畴中转喻引申义形成的分析
第三节 词典释义范畴中义项的转喻结构
1 义项转喻结构的语义描述
2 义项转喻结构的排序
第七章 原型范式下语义范畴转隐喻扩展机制与相对应的词典释义范畴转隐喻结构
第一节 原型范式下转隐喻的定义
第二节 转隐喻的类型及作用机制
1 转喻性隐喻
2 隐喻中的转喻
第三节 词典释义范畴的转隐喻结构
1 转喻性隐喻义项的语义描述
2 隐喻中的转喻义项的语义描述
第八章 词典原型释义模型的构建:原则与应用
第一节 原型释义模型的构成
第二节 语义描述的建构原则
第三节 义项划分原则
1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重的原则
2 原型变化的两种情况
第四节 义项排列的原则
第五节 原型释义模型应用1:hearse
第六节 原型释义模型应用2:climb
第七节 原型释义模型应用3:profound
第八节 依据模型所做的例词释义与ODE2等词典释义的比较分析
第九章 结论
第一节 原型理论对语义研究的意义
1 原型理论作为语义研究理论的优势
2 原型理论作为语义研究理论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本书所创建的原型释义模型的价值
第三节 本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