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由徐兰君、安德鲁·琼斯所著,一共收录了11篇文章,时间上从晚清到1950年代,旨在从文学、教育、历史、电影等方面探讨“儿童的发现”在中国文学及文化现代性中的丰富意义。跨领域、跨时代是我们有意追求及实践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儿童的发现”不应只限制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及建立的有限范围内,而应作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实践来考察和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 |
分类 | |
作者 | 徐兰君//(美)安德鲁·琼斯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由徐兰君、安德鲁·琼斯所著,一共收录了11篇文章,时间上从晚清到1950年代,旨在从文学、教育、历史、电影等方面探讨“儿童的发现”在中国文学及文化现代性中的丰富意义。跨领域、跨时代是我们有意追求及实践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儿童的发现”不应只限制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及建立的有限范围内,而应作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实践来考察和研究。 目录 序言: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的发现” 《蒙学课本》中的旧学新知 晚清童蒙教育中的文化传译、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以《蒙学报》与《启蒙画报》为中心 转型期中国的“儿童相”——以《启蒙画报》为中心 儿童游戏:中华民国早期的娱乐观念 发展的童话:鲁迅、爱罗先珂和现代 中国儿童文学 五四的童话观念与读者对象——以鲁迅的童话译介为例 《文心》:1920年代教师作家笔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 “风景的发现”与“疾病的隐喻”——冰心的《寄小读者》(1923—1926)与192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抒情现代性 演绎殖民儿童:性别,自然,和东亚殖民现代性 香港《华侨日报·儿童周刊》儿童形象研究(1947—1949) “卓娅”的中国游记——论建国初期苏联青少年文字的翻译与传播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