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以中医思维体察生活、参悟生命的文化读本,一套专门奉献给青年读者的时尚小书。
本专辑推出四位各具影响的中医哲人的独家思想创见,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资源和现代文化视角,探讨和展示了各种摆脱现代人身心困境的可贵观点。中里巴人,李可,樊正伦,董草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被主流媒体所关注,其著作或思想甚至风靡一时,且各有大量拥趸,但同时他们也在被误读,这种误读体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治疗方法,及实用疗效,而对于蕴藏其中、他们终其一生心血得来的重要生命观念却轻轻放过……
《草本有心(与中里巴人谈心)》根据田原访谈中里巴人的《中里巴人健康私房话》部分内容编写而成。
《草本有心(与中里巴人谈心)》是一本谈“心”的书。中里巴人放下畅销书作者的身份,将人生感悟娓娓道来。烦的时候读读,倦的时候读读,书中那些简单的智慧和清新的道理,定会让你的心透亮一些,舒服一些。
《草本有心(与中里巴人谈心)》根据田原访谈中里巴人的《中里巴人健康私房话》部分内容编写而成,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心”的认识:只有跟大自然学习智慧,感悟世界的万般现象,才能守住真心,实现心灵的健康和自由。
自我和快乐是正比关系
那么人生如何才能实现精彩,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活得快乐是每个人天赋的权利,但现实中很多人活得不仅不快乐,而且还很糟心,这和有钱没钱还没多大关系。真正的快乐并不难得到,方法也不复杂:只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与你的爱好有关,与你的才能有关,与你的心情有关。
人生总是会有三条路让你选:你能做的、你该做的和你想做的。
才能会告诉你能做什么,爱好会告诉你该做什么,心情会告诉你想做什么。做自己想做的,同时也是能做的、该做的,就是发自真心的,你就会快乐。凡是与这些无关的事情、别人认为你应该做、而对你来说是不想做、勉为其难、很难做好的事情,尽量不去做,因为你做了也不会快乐。
所以快乐和自己是正比关系,离自己近一点,就离快乐近一点。
但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单单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可能就会产生一个念头:我付出真心,就一定有回报?如果没有,我怎么会快乐呢?那不是傻吗?
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付出就有回报。但是这份所谓的“回报”应该在自己的心里。只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内心很快乐,就已经是回报了,不管你做的事情最后会怎样,不要去忧心考虑。
小隐漫话
雪—夜赴盛宴,路上举步艰。
灯笼远远现,路边一小店。
一壶温烧酒,一碗热汤面。
店家借把伞,出门往家转。
颜回,不白活一回
在我们的古人里面,真正活得快乐的,个人生活往往很简单。
大家都学过《论语》,知道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颜回的生活很有意思:“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吃饭只吃一小篓,喝水也只是到井里舀一瓢水,还住在贫民窟里。用现在许多人的眼光看,几乎就像是乞丐一样。孔子之所以很欣赏他,不仅因为他生活简朴,还因为“回也不改其乐也”!他很快乐,这才是关键。
颜回的生活,可以说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他为什么还会快乐?
颜回没有把吃喝住行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而是到处游学、办讲座,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他就很快乐。
颜回因为好学、节俭、自律、仁爱,是得到孔子赞赏最多的学生,被后世尊为颜子,称“复圣”,他的享庙就紧挨着孔庙。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最受尊敬的老师,那么颜回就是最受尊敬的学生了。但是这一切是颜回不可能预见到的,也不是他想要得到的什么回报。
所以,真正的儒家,或者说孔子宣传的理念是不求回报的,而只是发自内心地去做想做的事,这些事无论给他带来怎样的结果,无论是好是坏,他都会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而这就是一种很大的智慧。
这样的人生,虽然一辈子没享过什么“俗福”,你能说他白活了吗?
但话说回来,孔子的理念在今天很难推行,因为它在精神上是有高度的,可能会很快乐,但这种行为最后会变成一种忍耐,一般人理解不了这种“忍耐的快乐”。“忍耐”是可以很快乐的,而且是一种高级的快乐,因为一般人受不了,也无从想象。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坐了二十多年牢,出来之后满脸的笑容。他很快乐,但不只是因为重获自由,更因为这段艰苦的经历,让他的意志和心灵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锻炼,而这,直接帮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他即使坐了牢,也很快乐。
所以,你所做的事情,如果不是出自你自己的意愿,不是你喜欢做的,那就只剩下了一种形式,做了之后你也不会觉得快乐。
经常出没于电视屏幕的“美女教授”于丹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8小时之内属于孔子,8小时之外属于庄子。
这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画面,哪有人能够做到?如果真做到了,就变成精神分裂症了。
无论哪个8小时,只要做到一点就行了:心灵能从生活里面得到饱满的感受。无论这生活是平静,还是跌宕起伏,试着去把握自己内心的节律,而不是外界的节律,心里那把吉他才不乱。
你就是你,如果你是山林间的一棵野草,那么就自生自长,不去羡慕旁边的参天大树。如果是在山谷中的一条小溪,就缓缓流淌,不去祈求成为远处那条奔腾喧嚣的大河。
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你就是你,只要真心地活着,心灵就会少去许多束缚,就能得到最大的抚慰和安宁。
小隐漫话
颜回和孔子,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惺惺和惺惺,互相惜。可惜命短。
别自己挖坑往里跳
中里巴人认为,发现自己的真心,可以找到智慧。那么,实际应该怎样做呢?
有的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心湖,还把那片湖说得特美,又是平静又是清澈的。这是犯了人类自恋的毛病。人心,不如说更像一片泥潭。它刚来这世上时,的确是清澈见底,但在世上走一遭后,就被蹂躏得不成样子。好像工业废水排进了滇池,再难以恢复原来的那一汪清。
那怎么办?
有的朋友会说,把泥潭排干不就行了?可这泥垢积攒了N年,都快成石头了,说排干就排干了?
也有聪明得“狠’’的,说,那就引水进来,把污泥冲一冲。好,若这股水的力量够大,比如是场暴雨或者山洪,也可以。但冲完之后呢?能保证这湖不会再被污染吗?
归根结底,有泥潭,是因为在心里挖了一个坑,本来想给活水留着,可时间一长,就变成污泥了。
在某个大医院里面,有位教授宣传什么?说每天一定要洗6遍手,每次洗手要3分钟。你想想,洗手洗3分钟还不脱皮了?一旦你强调洗6遍、3分钟,有人就会认为洗5分钟、洗12遍一定会更好。你确实把手上的细菌洗得干干净净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你的心里已经招进了一个恶魔,住进来就不走了。这个恶魔就是强迫症,自己养出来的一个心病。
想靠排干泥潭,杀掉心魔来解决问题,好像是在一间有垃圾的屋子里打苍蝇,打了还来,打了还来。
这地,本来是平的,也没山,也没湖。非要自己挖个坑往里跳,你说能怨谁?
小隐漫话
种子看到一块土,就跑过去坐在上面,等着下雨。白云看到一线天,却发现自己有点胖,挤不进去。街角的猫,啥也没看见。
P11-19
中医也时尚
这是一套以中医思维体察生活、参悟生命的文化读本,一套专门奉献给青年读者的时尚小书。
本专辑(第一套四册)推出四位各具影响的中医哲人的独家思想创见,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资源和现代文化视角,探讨和展示了各种摆脱现代人身心困境的可贵观点。中里巴人,李可,樊正伦,董草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被主流媒体所关注,其著作或思想甚至风靡一时,且各有大量拥趸,但同时他们也在被误读,这种误读体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治疗方法,及实用疗效,而对于蕴藏其中、他们终其一生心血得来的重要生命观念却轻轻放过……
观念改变生活。为此,我们将其主要思想观念以断片的形式植入当下生活。他们的见解,掠万象而终于大道,异名而同义:真心、阳气、道、阴阳(冷热)……这些看似简单或者深奥的概念,其实无一不绵布于我们的现代生活肌理’凭此可通达个体生命的幽微之处。
哲人说:片段是惟一可以信赖的形式。
计我们忠实于片段,感受新的生命状态。
本丛书形式时尚精致,文本生动睿智,语言深入浅出,感性与理性相映生趣,目的在于使青年学生、都市时尚一族、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了解以中医思维为主导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能够传承中医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给当下纷扰的都市生活开辟出一片新鲜的阅读生态。
让中医进入时尚,这是一件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无所借鉴,贵在尝试,因而本丛书肯定有稚拙之嫌,希望读者指正,尤其希望青年朋友的参与和批评,使“新生态”生命文化丛书能够健康成长,自成一荫。
“新生态”生命文化丛书
第一辑(四册)
《草本有心》(册一)
《一身阳光》(册二)
《道理生活》(册三)
《性感阴阳》(册四)
“新生态”生命文化丛书编委会
201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