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著的《江苏建设(6)》以“回望四川援建——江苏援建五周年”为主题,共征集收录文章39篇,从规划设计、乡镇重建、乡村重建、教育重建、生态重建等方面全方位展示援建成果;邀约了对口援建各市指挥长.绵竹市政府领导和援建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时匡、王建国、韩冬青等规划设计大师,从不同角度撰文回顾援建历程、畅谈感悟与经验、解读精品项目;专访了亲历援建的资深建筑专家沈国尧教授,收录了《四川日报》记者、绵竹中小学学生的文章和来信,以期从规划设计者、工程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不同视角反映援建工作和成果。希望读者能从灾后援建这一历史性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答。
绵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震后第一时间,江苏对口援建绵竹。为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促进绵竹灾后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发展,并抓住震后重建的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品质提升潜在机会,江苏坚持以先进的援建理念、科学的援建规划、严格的工程建设管理贯穿援建全过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著的《江苏建设(6)》以“回望四川绵竹——江苏援建五周年”为主题,从规划设计、乡镇重建、乡村重建、教育重建、生态重建等方面,多视角、多方位地回顾援建历程,以期使读者从灾后援建这一历史性事件中得到启示。
《江苏建设(6)》可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决策者、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对城乡规划建设和灾后重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卷首语
主题文章 援建五周年所思
以科学的规划设计引领高品质城乡建设
——从绵竹的华丽转身看江苏援建工作
从绵竹发展看江苏灾后援建规划的引领作用
恢复提升发展
——铸就苏州援建品牌的三个关键词
规划设计 绵竹灾后重建规划体系的科学构建
城市设计在灾后重建中的运用
乡镇重建 和谐广济:广济镇灾后重建的城市设计与建筑风貌塑造
文化孝德:在灾后重建中传承文化
生态汉旺:生态理念引领下的汉旺镇灾后重建实践
山水九龙:九龙新镇特色规划实践
魅力金花:让“金花”在灾后重建中精彩绽放
美丽土门:科学规划绘就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乡村重建 传承文化彰显魅力
——绵竹遵道镇棚花村援建回顾与感悟
幸福家园美好明天
——绵竹清平乡“幸福家园”援建纪实
教育重建 建筑文化在废墟中的重生
——绵竹大西街小学重建回顾
绵竹中学灾后重建的历史记忆
为了让孩子早日回到宁静的课堂
生态重建 构筑和谐生态共建精神家园
——苏绵公园建设感悟
生态人文景观生活
——浅析马尾河景观工程设计
精品解读 地域文化在新语境下的建构
——绵竹历史博物馆设计解析
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的载体
——绵竹市孝德中学和孝德小学设计解读
绵竹体育中心
——舞动城市的彩带
融合与创新
——对绵竹市孝德文化中心设计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化建筑综合体
——绵竹市文化广场设计解读
经验与感悟 科学援建精品援建和谐援建
——共筑南京剑南友谊之桥
板桥镇震后重建
科学推进灾后镇村重建
绵竹经济开发区产业孵化基地援建纪实与感悟
剑南镇安置房援建的若干体会
用规划科学引导灾区农房重建
建绵远新城铸宿迁大爱
对口援建工程的质量、投资与进度控制
拱星镇小学与幼儿园重建回顾
科学规划又好又快推进对口援建
专家访谈 感悟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专访东南大学沈国尧教授
随笔与心声 谁为绵竹捧起爱的家园
——写在汶川5·12地震五周年
梦萦春溢小学
重生
给江苏叔叔阿姨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