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君子梦(当代名家精品珍藏)(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德发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蚂蚱世

民国二十四年,春天、夏天都熬过去了,律条村的雹子树仍旧没有发芽。

望着满坡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的庄稼,农人们松一口气:好了,雹子老爷今年不来了。雹子老爷忘了他这个小老婆了。

人们就笑着去瞅村东北角倒流河边的那棵雹子树。这么笑着去瞅,便发现那树因为没等来雹子老爷的宠幸显得多么憔悴多么难看。她三丈高的身躯上没有一片绿叶,粗粗细细的枝条全都干枯着,不知情的人会笃定无疑地将其当作一株死树。只有亲眼目睹过她另一种活法的人才会相信,她并没死,她的心与骨一直暗暗地活着,当某一天有一场雷雨挟着雹子袭来,她就会在一夜之间发出芽来,三五天便枝青叶绿。那叶子呈卵状,每遇风雨便“哈哈”作响,恰似年轻女子的笑声。至秋深,那叶子渐渐变黄,继而转红,霜降后红到极致,在万木凋零的初冬里那叶也不轻易落去,矫矫不群惹人注目。落叶的时候是在下雪天,雪下得缓叶子也落得缓,雪下得急叶子也落得急,红白交错,在天地间写出令人费解的文章。当然,如果某一年一直不下雹子,她就会一直干枯着,两年三年不下雹子她也还是这样,直到某一天一场雹子从天而降。

这棵奇异的雹子树出现于何时,律条村的人们谁也说不清楚。老族长许瀚义说,他十八岁成年时这树的胸围就是四柞零四指,现在还是四柞零四指。懂阴阳八卦的许正雩说,三十年前他亲手量过,夏至的中午这树影长三丈三尺三,现在到夏至再量还是三丈三尺三。这树为何有此秉性,村里一代代人都相信一个说法:她是雹子老爷的小老婆,她喜欢雹子老爷糟蹋。雹子老爷一来所向披靡,万种草木一败涂地,唯有这树承老爷之恩泽,纳老爷之精血,生机勃发,显一番丽姿媚态。因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沐河一带来雹子是经常的,而且都是自西北而来向东南而去,路线固定。树之福却为人之祸,律条村人曾对此树生出过刻骨怨恨。且访查外乡,闻听有些地方曾生过此树,均因恨其勾引雹子老爷前来作孽而将其砍倒。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律条村人也多次动过此念,但都被族中老人以伤天理为由阻止。有年轻毛嫩者不服,问:引来雹子老爷毁百禾,害百姓,才是伤天理哩!族老拈须摇头:不不不,天理玄妙无穷,是难论成毁的。成也是天理,毁也是天理。你没见外乡砍了雹子树,雹子老爷依旧去?人们想想也是,继而猜想那是雹子老爷前去凭吊他的爱妾,遂念那雹子老爷也可怜:人们为何容忍人间的老爷妻妾成群,偏偏容忍不了天上的老爷呢?人间老爷妻妾成群的另一面是百姓受苦,那么天上老爷让你受点苦你就受不了啦?你公然把他的一个个小老婆给杀了,可见人心是何等嚣张。这么一想,就泯了杀心,让村头这棵树继续活着。民国十七年春夏之交,雹子老爷又一次光顾律条村时,与这树缱绻得过久过狂,地上的冰疙瘩积了一尺多厚,冰疙瘩以上青苗无存。一些年轻汉子持刀锯聚集于雹子树下,非要杀了她不可。老族长许瀚义听说后,踩着冰疙瘩一溜趔趄飞跑而来,扇起一只老掌狠揍那帮意欲行凶者,众人却不服也不退。正僵持中,随族长而来的十一岁少年许景行说了一句话:别杀她,总不能叫雹子老爷打光棍吧?革命党还兴一夫一妻哩!人们听了这话想想也是,让雹子老爷打了光棍,他的脾气说不定会变得更坏。他要一年来这里哭上几场,咱们就甭想活啦!这么一想,人们将杀心收起,旋即四散回家,急忙套牛翻地补种庄稼。

然而民国二十四年的初秋,雹子树年内不再发芽长叶的结论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并没能保持多久。因为有一天傍晚,在这树下发生了一件令全村正人君子都羞于启齿的事情。

那事是许景行的嫂子小椹发现的。

那天傍晚,小椹把晚饭做好,端到院中的桌子上让公婆、丈夫和小叔子吃着,她便依照惯例到院角鸡栏鹅圈那儿清点一遍,看是否还有没回来的扁毛畜生。鸡栏里,八只老鸡和十四只小鸡一只不少,都趴在那里目瞑瞑欲睡;而鹅圈里却是六根长脖子一齐伸向她且“嘎嘎”地叫着,似在报告同类的减少。小椹瞅了瞅,是缺了那只最能下蛋的白母鹅。小椹想这就怪了,这些鹅白天到村后的河边吃草,每到傍晚是知道回家的,从来一只不少,今天是怎么啦?她向婆婆说了一声,便扭着一双小脚出门寻鹅。

院里的一家人继续吃饭,过了不大一会儿,院门一响,小椹就抱着那只大白鹅回来了。让人不解的是,她进院的脚步慌慌张张,脸色气急败坏,而且将鹅往鹅圈里一扔就跑到里院自己住的房里,接着发出哭泣声来。许正琮与老婆许明氏面面相觑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忙叫大儿子许景言去问。儿子去了很快又回来,摸起刚才没吃完的煎饼继续往嘴里送。许明氏叫着大儿子的小名问:“木桶,你媳妇遇上了啥事?”许景言咧咧嘴摆摆头:“没事没事。”

然而东厢房里哭声依旧。许正琮便示意老婆过去。许明氏过去低声问询一会儿,出来后,一张变黄了多年的老脸奇怪地泛上了一层酽红。她将丈夫叫到堂屋,将巴掌一拍悄声道:“唉呀,木桶媳妇遇上肮脏事啦!”P3-5

书评(媒体评论)

赵德发的文学几乎没有速度可言,如果说有也是缓慢或渐进的。他曾长期凝视着他熟悉的中国乡村,沉浸在土地的书写之中,是当代中国书写土地的圣手之一。

——著名评论家孟繁华

《君子梦》是农民三部曲中最具思想品格的一部,它以百年历史长度来叙述律村农民意图建立君子之邦的历程,三代人在不同的历史境况中都希望成功治理人心,建立安定之邦,但却都遭遇了相似的尴尬困境。

——著名评论家张清华王士强

目录

永远的君子永远的梦(代序)/1

第一卷

第一章 蚂蚱世/3

第二章 呻吟语/21

第三章 天理暨人欲/42

第四章 以马内利/63

第五章 秃头媳妇/86

第六章 自戕记耻/105

第七章 天不可疑/134

第八章 鬼子来了/158

第二卷

第九章 红旗招展/185

第十章 心与迹/206

第十一章 台上男女/23l

第十二章 “老三篇”/252

第十三章 “斗私批修”/272

第十四章 “公”字村/294

第十五章 无人商店/324

第十六章 决堤/344

第三卷

第十七章 倒流河边/373

第十八章 莠草与人心/392

第十九章 沭河之变/412

第二十章 诺亚方舟/432

第二十一章 独行侠放火/457

第二十二章 律条村的律条/481

第二十三章 祭孔/500

第二十四章 雹子树的舞蹈/522

序言

永远的君子永远的梦

(代序)

在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章中,有一个词频频出现并且闪闪发光。这个词是“君子”。

何为君子?它最早是对贵族的通称,也曾用作妻对夫的敬称,但自春秋末年之后,它的含义渐趋专一,那就是“有德者”。“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见《礼记·曲礼上》)。与君子相对的,则是“无德者”——小人。

君子——小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伦理化社会里,这从来是人的道德形象的两个极端。大至人生观,小至对一件具体事情的态度,君子是怎样的,小人是怎样的,圣人先贤们的论述早已汗牛充栋。不只圣人与先贤,普通老百姓也有这份话语权利,至今,我们耳边还经常响着一些君子怎样小人怎样的民间谚语。这一对概念,联系着天理人欲、善恶、义利,等等,成为中国思想史的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太重要了。它就是纲。纲举目张,它维系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并影响了我们的一些邻国,形成了独特的东亚文化。

儒学大师梁漱溟论述过,人类形成后,东西方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西方人向外使劲,征服自然;东方人向内用劲,征服自我。“千古圣贤只是治心”,我们的老祖宗也真是悲壮,虽然对性善性恶争不出结果,但对“心中贼”的存在均无异议且同仇敌忾。最精粹的先贤教导我们:世上其实只有两件东西,一是天理,一是人欲。人生在世,最大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面对这天地间两件东西、人生中一件事情,人就明明白白分成了三类:君子、众人、小人。你往天理这边靠,往善里走,你就是君子;你放纵贪欲,不禁恶行,你就是个小人。做君子者人人敬,做小人者人人嫌。

这就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正负两个方向。君子是理想人格,是一代代优秀国人追求的立身目标。最具抱负的统治者和文人甚至希望建成“君子国”,像《镜花缘》里描写的那样,信奉“唯善为宝”,人人“好让不争”。但这仅仅是一个美梦而已。“天上星多月亮少,地上人多君子稀”,要让人人都做君子,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而许多政治家与思想家恰恰就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想让人人都当君子。结果怎么样?在培养出君子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伪君子。而一个充斥着大量伪君子的社会,甚至比一个充斥着大量小人的社会更难收拾!

到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心中贼”永远杀不干净,而且真的杀干净了也不行。我们能做的,只是给永远不会老实的它们以有效的约束。

这种约束,首先应是法律。这种老祖宗们最鄙夷的做法,在今天应是最为必要的。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是要重视道德的力量,讲一点“君子小人”。否则,人人心中没有准绳,人人不知,更不会“自讼”,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麻烦,这种麻烦最终会麻烦到我们自己头上。

尽管不能人人都做君子,但一个社会还是多一些君子好。

我想喊这样的口号:君子万岁!众人百岁!小人十岁!

当然,这又是一个梦。

内容推荐

《君子梦》讲述了由晚清至二十世纪末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律条村许姓儿代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发展,反映了中国农民百年来生活与思想的巨大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20世纪中国民间的伦理文化图景。

《君子梦》由赵德发编著。

编辑推荐

《君子梦》是赵德发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的是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几代优秀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老族长及他的嗣子想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并身体力行,结果历尽了曲折……小说反映了全人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对中华民族与儒教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思考,并对人类文明的建设途径作了深入的探讨,是关于终极关怀的诗意表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