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革开放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曹普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曹普所著的《改革开放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把细节描述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审视并系统考察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阐述了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破题、改革开放高层决策、对外开放突破、改革开放的国情依据、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波折、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等问题,是学党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的重要材料。

目录

一、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一)“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

1.“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图景

2.“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3.“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农村百姓的生存状况

(二)中外经济科技发展差距巨大使中国面临沉重压力

1.二战之后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

2.美、欧、日经济实力的大发展大跃升

3.走出国门照“镜子”的巨大震撼

4.邓小平亲自出访所感:“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三)“旧的那一套”几十年证明不成功,“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

1.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发出的一连串问号

2.“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3.二十年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准备

二、改革开放从“激活思想”破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一)“两个凡是”方针使中国“困坐愁城”

1.“两个凡是”的实质与邓小平的鲜明态度

2.无形的“精神枷锁”枷住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手脚

(二)澄清重大是非亟须确立“实践标准”

1.不挣脱“两个凡是”束缚,“新道路”就无从开创

2.邓小平正式复出后对“两个凡是”的进一步批评

3.中央党校争论“路线”是非: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曲

(三)最初的突破: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及反响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写作和发表

2.邓小平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介入和支持

(五)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三、改革开放之高层决策:1978年的重要会议

(一)“勇敢地改革”,大胆地“引进”:国务院务虚会

1.会议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

2.“先务虚,结合务实”:华国锋确定的四个议题

3.“敞开思想,充分议论”:“怎么把速度搞快些?”

4.“改革开放”是务虚会所议和李先念总结发言的主基调

(二)经济工作必须实行“三个转变”:全国计划会议

(三)决策改革开放的全面准备:中央工作会议

1.会议的由来和“中心问题”的确定

2.围绕“中心”深入讨论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办法和手段

3.围绕“中心”在其他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4.“改革开放”是会议所议和邓小平闭幕会上讲话的主基调

(四)正式决策改革开放的5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对外开放从“点”突破: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一)“经济特区”方案之雏形:不谋而合求“特殊”

1.广东谋建宝安、珠海出口基地——“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2.香港招商局筹设蛇口工业区——经济上实行“特殊待遇”

(二)广东“希望中央给点权”与中央同意试办出口特区

1.广东酝酿“先走一步”

2.共同的体认:办“特区”系“为全国体制改革摸索经验”

3.授权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三)“经济特区”如何“特”:自“翻筋斗”与借鉴国外经验

1.“出口特区”易名“经济特区”与制定“特区条例”

2.特区之“特”的探索与对国外经济特区经验的借鉴

(四)经济特区在“秋风萧瑟”的争议中摸索前行

1.“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需有“勇于创新的干部”

2.在姓“资”姓“社”质疑中进一步明确特区之“特”

3.“经济特区”一“旧中国的租界”?

(五)“看来路子走对了”:邓小平视察特区掀开对外开放新一页

五、改革开放的国情依据: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

(一)历史回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认识和教训

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

2.列宁关于“发达”“完全”社会主义的论说

3.斯大林及其继承者:长期陷于“超越阶段”的泥淖

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中的失误

(二)对国情的重新认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孕育

1.“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两次使用与认识反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第三次使用

(三)中共十三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中央领导层和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讨论

2.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全面阐述

(四)中共十三大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进一步发展

六、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波折:价格改革“闯关”受挫与“治理整顿”

(一)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1988年“深化改革”的部署与价格改革“闯关”受挫

1.“深化改革”: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第十个年头的主题词

2.价格改革的提出、舆论宣传与方案准备

3.“抢购风潮”发生,价格改革“闯关”受挫

(三)“治理整顿”方针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1.“治理整顿”方针的提出和确立过程

2.以稳定物价和金融为中心的第一阶段“治理整顿”

(四)进一步“治理整顿”的决策与“治理整顿”的基本完成

七、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14年

(一)“计划经济”语境下关于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问题的辩争

(二)改革的最初思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经济理论领域的拨乱反正与对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反思

2.邓小平、陈云关于“价值法则”和“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述

3.薛暮桥“商品经济”论:“对30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教条主义思想的挑战”

4.陈云四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5.对“商品经济”论的批判与“主辅论”的确立

(三)重大突破:“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

1.“异端”写进中央文件: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商品经济”论及背景

2.“巴山轮会议”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可以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新一轮争论与改革目标的最终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实行“市场经济”就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2.邓小平三论“市场经济”与党中央在理论上作的深入“调研”

3.中共十四大“一锤定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