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红所著的《摆渡人的船艄梦--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晓声小说研究》将现代性理论引入到高晓声小说创作的研究领域,通过文本细读,重新思考与评价高晓声小说在民族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中的位置。其将高晓声的创作分为“革命-政治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三个时期,阐述了高晓声文学观念上的“摆渡”论与人民史观,以及对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等,指出高晓声的小说在题材上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主题上重新建构了“国民性”批判话语,形成“土洋结合”、幽默反讽的“高晓声文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摆渡人的船艄梦--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晓声小说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张春红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张春红所著的《摆渡人的船艄梦--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晓声小说研究》将现代性理论引入到高晓声小说创作的研究领域,通过文本细读,重新思考与评价高晓声小说在民族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中的位置。其将高晓声的创作分为“革命-政治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三个时期,阐述了高晓声文学观念上的“摆渡”论与人民史观,以及对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等,指出高晓声的小说在题材上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主题上重新建构了“国民性”批判话语,形成“土洋结合”、幽默反讽的“高晓声文体”。 内容推荐 高晓声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其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的火爆与90年代前后逐渐冷寂的事实,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张春红所著的《摆渡人的船艄梦--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晓声小说研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用现代性理论梳理了高晓声的创作历程,阐述高晓声文学观念上的“摆渡”论与人民史观,指出其小说通过民族化、地域化、互文性的写作,重构了“国民性”批判话语,并形成“土洋结合”、幽默反讽的高晓声文体。在现代性视域中考察高晓声的小说,使文本的重新阐释成为可能,且对高晓声在多元文化身份认同意识下的创作也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和学术创新点。本书为透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作家个案分析样本。 本书适合大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及爱好文学的读者阅读。 目录 绪论 一、 高晓声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二、 高晓声小说创作研究概述 三、 文学现代性与高晓声小说的现代性品格 第一章 高晓声小说创作的现代性语境 第一节 混沌的现代性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两副“面孔” 第三节 现代性语境中的高晓声小说 一、 探索期(1949—1957年) 二、 成熟期(1978—1985年) 三、 深化期(1986—1999年) 第二章 观念论:探讨人生与干预灵魂 第一节 文学“摆渡”论与人民史观 第二节 民族传统与现代意识 第三节 无边的现实主义 第三章 主题论:人道主义启蒙与批判 第一节 题材与内容的本土化 第二节 现代性主题之一:重构“国民性”话语 第三节 现代性主题之二:塑造美丽新灵魂 第四章 艺术论:“洋为中用”与“高晓声文体” 第一节 现代派技巧 第二节 地域化风格 第三节 互文性写作 结语 附录一 高晓声小说年表 附录二 高晓声研究资料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