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著的《地心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讲述了李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启发,与侄子阿克赛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地心探险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凡尔纳将科学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中及对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的同时,又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心游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儒勒·凡尔纳著的《地心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讲述了李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启发,与侄子阿克赛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地心探险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凡尔纳将科学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中及对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的同时,又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 内容推荐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代表作《地心游记》主要讲述了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受前人萨克努森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苦难,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里岛的斯德隆博利火山回到地面。整部作品穿越时空,悬念重重,动人心魄。凡尔纳巧妙地将幻想与科学结合,凭借科学的非凡想象力和丰富逼真的景物描写,让读者体验了神秘的地下世界,沉醉于凡尔纳的美妙幻想之中。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863年5月24日,星期日 我的叔叔李登布洛克教授急急忙忙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目的地:国王街19号,那是汉堡老城区最古老的一条街之一。 女仆玛尔特以为自己今天起迟了,她才刚刚开始准备午餐。 我自言自语道:“这下可好,像我叔叔这么没耐性的人,要是他这会儿就饿了,那我们就等着听他大呼小叫吧。” 女仆玛尔特从厨房向餐厅探出头,听我这么一说,不禁惊叫起来:“李登布洛克先生这么早就回来了?” “是的,玛尔特。午餐没准备好?没关系,还没到两点钟用餐的时间呢。圣米歇尔的大钟刚敲过十二点。” “那先生怎么这就回来了?” “他或许会告诉我们吧。” “那就好!这就不怪我了,阿克塞先生,您可要好好和他讲讲道理啊。” 女仆玛尔特说罢便又回到了她的领地——厨房。 只剩我一个人了。不过话说回来,要和脾气暴躁的教授讲道理,这种事情实在不太适合像我这样性格优柔寡断的人。我转身上楼,打算默默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就在这时,房门咣当一声被推开了。沉重急促的脚步踩得楼梯木板嘎吱作响。这座宅子的主人回来了。他径直穿过餐厅,急匆匆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室。他大步流星地走着,顺手把榛木手杖丢在墙角,又把毡帽扔到桌上,并向我高声喊道: “阿克塞,跟我来!” 我还没来得及抬脚,他已经不耐烦地冲我喊了起来: “人呢!怎么还不过来?” 我赶忙向这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主人的工作室奔去。 奥托·李登布洛克并不是一个坏人,这一点我绝对同意。然而,如果没有什么某些脱胎换骨的改变,那么他这辈子都会是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存在(发生改变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他是一名教授,在约翰奈姆学院教授矿物学,差不多每节课都要发一两次火。他发火不是因为学生不够刻苦,也不是因为他们上课走神,更不是担心他们考试不能通过——他对这些细枝末节一点儿也不在意。借用德国哲学的专业术语来说,他的授课方式属于“主观性教学”,也就是说,他上课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他是一位自私的学者,就像一口装满学问的深井,要想从他那里汲取知识,就必须忍受井轱辘刺耳的转动声。用俗话讲,他就是个小气鬼。 在德国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教授。 我叔叔还有一个小小的缺点:他说话有点大舌头。日常生活中倒是没什么大碍,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时就不尽如人意了。李登布洛克教授在约翰奈姆学院讲课时,经常讲到一半突然停住:某个艰涩拗口的词汇在他唇齿间挣扎着,他要使尽浑身解数才能把这个词清晰地拼读出来,为此常常憋得面红耳赤,最后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声含糊不清的咕哝,听起来一点儿科学气质也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他就会勃然大怒。 要知道在矿物学中,许多矿物的名称都源自希腊语和拉丁语,读起来非常拗口,音节生硬得简直可以磨破诗人的嘴唇。我可不是在说矿物学的坏话,我才不会呢。我只是想说,在面对斜方晶系、沥青树脂、钙铝黄长石、钼酸铅、钨酸锰和钛酸锆之类的词语时,再灵活的舌头都免不了要打结。 久而久之,在这座城市里,大家都知道我叔叔有这么个无伤大雅的缺陷。有人抓住这一点小题大做,专门等着听他讲那些难以拼读的段落,看他发火,并以此为乐。这一点儿也不好笑。李登布洛克教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但谁知道其中有多少是赶来看热闹的好事之徒啊! 无论如何,我叔叔的的确确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将地质学家的才智和矿物学家的眼光完美地融于一身——尽管有时候可能用力过猛,在实验过程中失手打碎样品什么的。当他拿起地质锤、铁钎、磁铁钉、焊枪和硝酸瓶的时候,他看起来可厉害了。对于迄今已知的六百种矿物中的任何一种,他都能不假思索地形容它的外观、纹理、硬度、熔点、气味和敲击时的声响。 李登布洛克这个名字在各大中学和协会团体中也是赫赫有名。洪堡的戴维.亨弗利先生、富兰克林上尉和萨宾上尉只要路过汉堡,就一定会来拜访我叔叔。贝克雷勒先生、艾博曼先生、布鲁斯特先生、杜马先生、米尔纳.爱德华先生和圣特克莱尔·德维勒先生都热衷于同我叔叔讨论激动人心的化学问题。他在化学方面也颇有建树。1853年,莱比锡发表了一部名为《超晶体专论》的著作,是一部配有插图的大开本图书,署名为奥托·李登布洛克教授,可是他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 除了教课之外,我叔叔还担任俄罗斯大使斯特柳夫先生的矿物学博物馆馆长,馆中精美的藏品在全欧洲都享有盛誉。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