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在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至今都还没有一部研讨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的学术专著。
孙慰川的《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解严”后台湾电影的学术专著,紧扣“解严“之后台湾从威权社会向民主化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语境,探讨台湾华语电影在本土化与全球化博弈和互动过程中的得与失,提出了诸多深刻、独到、富有原创性和启迪性的观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孙慰川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对于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在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至今都还没有一部研讨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的学术专著。 孙慰川的《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解严”后台湾电影的学术专著,紧扣“解严“之后台湾从威权社会向民主化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语境,探讨台湾华语电影在本土化与全球化博弈和互动过程中的得与失,提出了诸多深刻、独到、富有原创性和启迪性的观点。 内容推荐 1987年的“解严”是当代台湾历史最重要的拐点,也是台湾电影的重大转折点。 孙慰川的《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首先对“后解严”时代台湾电影发展的脉络进行史的检视,继而对一系列重要问题予以专题研究,深入研讨了辅导金政策的嬗变、商业电影的发展、纪录片的探索、电影评论和理论的演进、胶片里的“国族认同”表述、海峡两岸的电影交流与合作、女性银幕形象的流变等问题,有利于读者了解该时期台湾电影的流变以及诸多重要问题,并且从台湾华语电影在本土化与全球化博弈和互动过程里的得失中获得启迪,亦更明晰地体认华语电影今后发展和整合的面向。 目录 前言 上篇 史的检视 第一章 “ 解严”初期的反思和阵痛(1987—1994) 第二章 低潮期的迷失、漂泊与找寻(1995—1999) 第三章 转型期的探索(2000—2004) 第四章 复兴期的在地书写(2005—2009) 下篇 专题研究 第一章 辅导金政策的嬗变 第二章 商业电影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探索 第四章 电影评论和理论的演进 第五章 胶片里的“国族认同”表述 第六章 海峡两岸的电影交流与合作 第七章 驱散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女性银幕形象的流变 第八章 以影像“立言”——论女导演黄玉珊 参考文献 本书附表一览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