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往天堂的孩子》作者卢江良。
该长篇小说曾被列入杭州市文联“2007年度杭州市重点签约作品”和浙江省作协“2007年度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在目前国内的出版物中还是一个盲点,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也能提出一个新的概念。
第六届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黄亚洲,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著名青年导演梁山联袂推荐。
作者在国内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力,是70后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均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他2000年就提倡“凭着良知孤独写作,关注人生、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是良知写作与底层写作的最具代表性的新锐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逃往天堂的孩子》作者卢江良。
《逃往天堂的孩子》内容提要:相对上帝而言,每个人都是孩子;每个人心头都有一个天堂,那就是“欲望”。这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村留守人群的欲望史。关注特殊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关注农村留守人群最本质欲望的现实主义作品。
破宅
冯城生的家在村外,那是一间楼房,好几年前就建了底层,后来做着发财梦的冯城生爸,扬言要到城里安家落户,便放弃了投资加层的想法。如今,经过几年的风霜雪雨,房子已变得破烂不堪,而他家也再无能力修建。
现在,冯城生从这间楼房里出来,太阳已经升得有些高了。这是一个初秋的上午,天气有些冷飕飕的,但冯城生还是穿着一件短袖。那短袖新的时候应该是白色的,而如今已经完全变成了灰色,跟冯城生的肤色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个子矮小的冯城生,站在家门前的空地里,不由回想起了第一次归来的情景:
那是一年前,妈跟黑叔跑掉有一段时间了,亲姑姑家不愿再收留他,爸就把他带回家来。他们走进石桥庄时,已是黄昏时分。冯城生走在村口平整的水泥路上,眺望着小村深处鳞次栉比的楼房,和一条半环着村庄波光闪闪的河流,对这个陌生的村庄充满了无比新奇。他便仰着头,问旁边的爸,爸,我们去哪里?
爸沉闷地回答,回家。
回家?他顿感蹊跷,我们家不是在城里吗?
爸说,不在城里,在这里。
他困惑地问,那以前我们怎么都住在城里呀?
爸解释说,住在城里不等于家在城里了,我们的家还是在这里。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等我挣了大钱以后,就在城里买一套房子,那个时候我们家就在城里了。
他循着爸指的方向望去,那里耸立着一幢三层的楼房,楼的侧面用蓝色瓷砖幕墙,正面是两扇深蓝色玻璃大门,看上去虽然没城里的楼房高大,但感觉非常整洁和气派。
可他跟着爸走到那幢楼房前,爸没有领着他走进去,而是拐到了隔壁的一间破屋里。那间破屋虽然也是砖砌的,但由于砌的时间久远,加上长期没有修理,整个墙面黑乎乎的,还裂着无数条缝——大的几条拳头都伸得进去了。
他停在那间屋跟前,吃惊地问,这是我们家?
爸没有应声,只是推开了门。这时,他才发现,那门根本没上锁,只是虚掩着。而开了门的屋里面,除了一张缺腿的饭桌,还有满屋的尘土,几乎没别的东西。
他皱着眉头,迟疑着不想进去。
爸见状,瞪了他一眼,催促道,你还站着干吗?快进来。
他勉强地走进去,爸安抚着他说,这是暂时的,爸很快就挣大钱了,到时候我们在城里买房,三室一厅的,要多新就有多新。
听了爸的话,冯城生就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可转眼一年过去了,爸一个人在城里,不仅没挣大钱回来过,而且回到村里后,还经常输得身无分文。
他就只得一直住在这间破楼房里。
此刻,冯城生停止回忆,朝天打了几个哈欠,用力抹了几下眼睛,胡乱扣着仅剩的两颗扣子(其他三颗掉了),朝着村口那问杂货店走去。在去学校之前,他得先解决肚子的问题。
老黑
冯城生来到半绕着村庄的那条河边,碰到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头。那老头皮肤黑黑的,村里人都叫他冯老黑。他正埋着头——,似乎在思考什么——,朝着村委的方向走去。
这几天,村委前面的路在改建。冯老黑作为监工,每天去监督的。这活是村长派给他的。自从冯小天——按外人的说法——“厉害”了起来之后,跟自己一家结过怨的村长,就开始向他家妥协了,不时派些轻松活让冯老黑负责,以此来讨好他们一家。
对此,冯小天曾劝说冯老黑,不要稀罕那几个钱,不要接村长分派的那些活。但冯老黑有自己的打算,没有听从儿子的建议,欣然地接受了过来。而且,接过来之后,没有因为儿子的“厉害”,而敷衍落在肩上的任务,而是比其他人做得更认真。
他除了每天按时上下班。晚上还加班加点,把白天来不及记的账,一一补记下来。譬如,改建这条路用了多少车石头?每车石头大概有几吨?每吨的价格是多少?还有改建这条路,一共用了多少人工?每个人工的开支多少?每项工程做下来,他都要记厚厚一叠纸。光记还不够,他还不断计算。有时,到了深夜,还趴在饭桌上忙乎。老伴一觉醒来,见他还没睡,就催促他上床。他嘴里应着,但身子没动,像着了迷似的。
老伴看他那么起劲,不禁有了怨言,说他才赚了村委多少钱,犯得着这么干吗?万一干出病来,还不是自己招的?但冯老黑听了,总是不亢不卑地说,你一个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知道个什么呀!我这样做,自然有这样做的道理!
时间一长,老伴也就习惯了,但见他一心扑在村委的活上,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还是免不了要讽刺几句,有意夸他是“村长的好帮手”。P2-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