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本书从中挑选出武帝纪,先主备,孙坚、孙策,和吴主传四部分,有原文,有译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志/小书本大世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西晋)陈寿 |
出版社 | 吉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本书从中挑选出武帝纪,先主备,孙坚、孙策,和吴主传四部分,有原文,有译文。 内容推荐 大江东去,淘尽三国英雄。硝烟烽火,兵伐征战,兴衰胜败,一念成空,谋臣策士,运筹帷幄,富贵荣华,瞬息即逝;英雄无数,志胆超群,徒留青冢,饮恨西风。观三国气象,咏壮志高歌,浊酒一壶,春秋几度。 目录 武帝纪 先主备 孙坚 孙策 吴主传 试读章节 原文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si),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颞(yong)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译文 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相传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汉桓帝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曹腾的养子曹嵩继承了爵位,官至太尉,但是人们根本搞不清楚他的来龙去脉。曹嵩生了曹操。 曹操少年时就很机警,富于权谋,但由于喜好行侠,任性放纵,不注重品行和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们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有梁国人桥玄和南阳人何颞觉得他不一般。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快要大乱了,没有盖世才能是不能拯救国家的。能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您吧!”曹操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同时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任顿丘令,被征召为议郎。 原文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ying)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gui)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译文 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军起义。朝廷任命曹操做骑都尉,去征讨颍川的贼寇,曹操因为立功升任济南相。济南国下属有十几个县,各县的长官大多依附于贵族和皇亲,贪污受贿,声名狼藉。鉴此,曹操上奏,罢免了八个县的县官;又禁止过分的、不合礼制的祭祀。为非作歹的人逃走了,郡国境内平静有序。之后很久,他才被朝廷征召回去,担任东郡太守。但曹操没有去上任,而是托病回家乡去了。过了不久,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联络各地豪杰,阴谋废除汉灵帝,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曹操,曹操拒绝参与。王芬等人的行动失败了。 金城人边章、韩遂杀了刺史与郡守,发动叛乱,拥有十多万军队,全国因此动荡不安。朝廷征召曹操任典军校尉。当时汉灵帝去世,太子做了皇帝,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商议要诛杀宦官,太后不答应。何进就把董卓调来,打算用军队逼迫太后同意。董卓还没有到,何进就被杀害了。董卓来到之后,把皇帝废黜为弘农王,另立汉献帝,京城为之大乱。董卓上奏章,推荐曹操任骁骑校尉,想和他共同商议政事。曹操于是改名换姓,从小路向东逃走了。曹操出了虎牢关,经过中牟县时,受到亭长的怀疑,被抓起来送到县里。县里有人暗地里认出了他,替他说情,曹操才得以解脱。董卓杀死太后和弘农王。曹操到了陈留,散发家财,聚集义军,准备讨伐董卓。冬季十二月,曹操在己吾首先发兵,这一年是中平六年。 P5-9 序言 漫步书山,畅游学海,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而国学经典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串联在一起,幻化出千般华彩、万种风流的圣贤智慧。 儒家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仁德之爱,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法,法家主张赏罚分明的管理之术,墨家宣扬“兼爱交利”文化精神,兵家阐发“避实击虚”的处世哲学,诗词歌赋则是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缥缈绵长的韵姿。“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些跋涉千年的文化瑰宝,必定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 本套《小书本大世界》丛书虽不能尽收经典华章,却由衷地表达了我们对祖先的敬意,从编辑体例的设计到典籍内容的吸收,都经过反复斟酌,全面考证,力求完善。但是由于学养和能力的不足,可能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此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指点和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