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儿科学》共两篇。上篇总论四章,论述中医儿科学的特点、保育方法、诊断概要和治疗概要等。下篇各论三章,介绍初生儿疾病、时行疾病及小儿杂病等。可供中医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及自学中医者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学院二版教材重刊)/中医老课本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广东中医学院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广东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儿科学》共两篇。上篇总论四章,论述中医儿科学的特点、保育方法、诊断概要和治疗概要等。下篇各论三章,介绍初生儿疾病、时行疾病及小儿杂病等。可供中医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及自学中医者参考。 内容推荐 广东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儿科学》共两篇。上篇总论四章,论述中医儿科学的特点、保育方法、诊断概要和治疗概要等。下篇各论三章,介绍初生儿疾病、时行疾病及小儿杂病等。 《中医儿科学》特点在于诊断概要中提出小儿五脏辨证的重要性,该方法对于儿科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帮助。各论中不是按如今的系统分类法,而是按照儿科疾病的特点分类,收录了常见儿科病种,富有中医儿科特色,也切合临床实用。 本书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二版教材),现重新印行,供中医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及自学中医者参考。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儿科学的范围和特点/2 一、儿科的范围/2 二、年龄的分期/2 三、儿科的特点/3 四、小结/6 第二章 保育方法/8 一、初生儿的护理/8 二、婴幼儿的保育/9 三、小结/11 第三章 诊断概要/12 一、望诊/12 二、闻诊/16 三、问诊/17 四、切诊/18 五、五脏辨证/19 六、小结/2l 第四章 治疗概要/22 一、治疗必须及时、果敢和审慎/22 二、剂型和用药方法/23 三、内服药疗法/23 四、药物外疗法/25 五、推拿疗法/26 六、针灸、灯火憔法/26 七、拔罐疗法/27 八、割掌脂疗法/28 九、小结/28 下篇 各论 第五章 初生儿疾病/32 第一节 不乳/32 第二节 大便不通/34 第三节 小便不通/37 第四节 胎黄/39 第五节 脐风(初生儿破伤风)/4l 第六节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44 第七节 赤游丹(初生儿丹毒)/47 第八节 鹅口疮/49 附:口疮、口糜/50 第九节 重龈、重腭/51 附:滞颐/52 第十节 舌部疾患(木舌、重舌)/53 附:连舌/54 第六章 时行疾病/56 第一节 感冒/56 第二节 肺炎喘嗽/59 第三节 顿咳/63 第四节 麻疹/66 第五节 风疹/74 附:奶麻/75 第六节 水痘/76 第七节 小儿夏季热/80 第八节 小儿暑温/82 第九节 小儿麻痹症/88 第十节 疫毒痢/9l 第十一节 痄腮/93 第七章 小儿杂病/95 第一节 惊风/95 急惊风/96 慢惊风/99 第二节 积滞/102 第三节 虫证/104 第四节 疳证/108 第五节 盘肠气痛/114 第六节 呕吐/116 第七节 泄泻/118 第八节 遗尿/121 第九节 解颅、囟陷、囟填/123 第十节 鸡胸、龟背/126 第十一节 五迟、五软/128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