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收入了钟志清博士在过去十余年间发表的38篇学术随笔、文章与论文,包括《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大卫·格罗斯曼访谈》、《关于奥兹在中国的经典化问题》、《身份与记忆:论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中的英雄主义》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钟志清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收入了钟志清博士在过去十余年间发表的38篇学术随笔、文章与论文,包括《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大卫·格罗斯曼访谈》、《关于奥兹在中国的经典化问题》、《身份与记忆:论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中的英雄主义》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收入了钟志清博士在过去十余年间发表的38篇学术随笔、文章与论文。 “鸟瞰”篇中的5篇文章,阐明了希伯来文学、以色列文学和犹太文学等概念,勾勒出古今希伯来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独特的女性文学传统,并呈现了作者本人对中国语境下希伯来文学的界定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走近作家”篇中的12篇文章,蕴藉着作者自1995年初次踏上以色列的土地与初识希伯来语作家以来的经历与体验,包括作家故居访踏、作家写真与文本阅读、文学现象的追踪等等。 “奥兹的世界”篇中的14篇随笔与论文,既有作者在过去十几年间对以色列著名作家奥兹的认知与解读,采访与追问,也有她目睹聆听奥兹与其他学者或作家之间心心相印的交流与碰撞。尤其是对2007年奥兹访华时系列事件和语词的记载,可使普通读者和研究者获取尤为宝贵的感知奥兹的第一手资料。 “问学与求真”篇收入了7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已经超越纯文学研究范畴,涉及到希伯来语复兴与犹太民族国家建立、大屠杀与以色列集体记忆、犹太女性对犹太文明的贡献、犹太复国主义话语的解析等诸多领域。洞见独到,发人深省。 目录 前言 鸟瞰 古代希伯来文学与《希伯来圣经》 近现代希伯来文学掠影 简论希伯来女性文学传统 中国的犹太文学译介与研究 关于中国现代希伯来文学研究的思考 走近作家 昔人已乘黄鹤去——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格农故居 诗人,耶路撒冷人 倘若没有人生的艰辛,则没有诗人 头白鸳鸯失伴飞——访雅可夫·沙伯泰的遗孀 阿佩费尔德与大屠杀文学 暗夜中的一颗孤星:读李文俊老师译《鸟雀街上的孤岛》 以色列的福克纳:约书亚及其作品 格罗斯曼的忧思 作家的职责是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大卫·格罗斯曼访谈 梅厄·沙莱夫剪影 从茨鲁娅·沙莱夫走红的现象谈起 奥兹的世界 奥兹其人 奥兹的三个世界 我与奥兹 奥兹的“米海尔” 奥兹的中国梦 奥兹的中国行 奥兹在社科院的演讲 奥兹作品研讨会 读奥兹《地下室中的黑豹》 奥兹和他的《咏叹生死》 以色列文坛之音:奥兹访谈之一 以写作寻求心灵宁静:奥兹访谈之二 奥兹与莫言对谈 关于奥兹在中国的经典化问题 问学与求真 阿摩司·奥兹《直至死亡》中的犹太意象 旧式犹太人与新型希伯来人 “艾赫曼审判”与以色列人对大屠杀的记忆——读阿伦特《艾赫曼在耶路撒冷》 身份与记忆:论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中的英雄主义 黛沃拉·巴伦:把情感和细腻带人干巴巴的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复兴与犹太民族国家建立 解构犹太复国主义神话:阅读伊兹哈尔富有争议的两个短篇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