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分手、被背叛、离婚,重要的人离我们而去,失业,生病,穷困,等等给人带来伤痛的事,陷入失落之中。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处理。“让我静一静就会好”“时间会治愈伤痛”“忙起来就不难过了”等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那段失落,只是转移了。这些方法并没有让我们与伤痛的经历做真正“了结”,于是心里有一个空洞,潜藏着隐伤。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由文成蹊编著,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正确应对那些带来伤痛的事的方法,帮助读者在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与“失落”做个结束,发生当时来不及表示的。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由文成蹊编著,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分手、背叛、重要的人离我们而去、失业、生病、穷困等给人带来伤痛的事,而让人陷入失落之中。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些事。“让我静一静就会好”“时间会治愈伤痛”“忙起来就不难过了”等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其实并没能真正抚平那段失落,只是转移了。这些方法并没有让我们与伤痛的经历做真正的“了结”,于是心里有一个空洞,潜藏着隐伤。《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正确应对伤痛的方法,帮助读者从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与“失落”告别,于失落、伤痛中重生、成长,进而真正获得快乐的生活,成为快乐的人。
首先,尽可能详尽、诚实而客观地回顾那些让我们觉得受伤、感到失落的经历,列出“未了结”的事。
接着,找到那段让我们最痛、最失落的经历或最让我们耿耿于怀的情绪,回顾它的好、它的坏,细细回想那些让我们快乐或失落的过往。更重要的是,找出其中我们觉得该做而没做或是本可以做
在许多人看来,伤痛与挫折是不一样的。挫折能够帮助人们积累经验,最终取得成功。相比起来,伤痛就让人讨厌多了,因为伤痛除了带给我们痛苦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失去所爱的人、事、物之外,似乎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好处。其实,这种认知是存在偏差的。伤痛同样能带给我们成长与重生,当然,其前提是我们能够克服它、走出它。
伤痛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无常,无论我们多么热爱,那些人、事、物都不会永远存在,它们的逝去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失落与伤痛。然而,正是伤痛的刻骨铭心,才让我们更加懂得拥有的可贵。经历过伤痛的人,会更懂得如何去珍惜、把握、品味拥有的幸福与快乐。
柳漾有过一段非常失落而伤痛的经历。那时,他在一家大型旅游公司任客户部经理,很得老板的赏识,因此,他将一位落寞的好友引荐进了公司,做自己的助理。
很快,好友就熟悉了各种业务,在公司站住了脚。一次,柳漾为公司联系了一个上千人的旅游团,眼看着就要为公司创造数百万元的利润。然而,此时他的好友却背叛了他,将旅游团的资料转给了另一家旅游公司,从而成了那家公司的客户总监,却给柳漾所在的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柳漾也因此次客户资料泄露事件而被公司辞退。
这件事给柳漾造成了难以言喻的伤害。此后,他对谁都是冷冰冰的,再也无法敞开心扉待人。深夜时,他每每思及好友的背叛,
在许多人看来,伤痛与挫折是不一样的。挫折能够帮助人们积累经验,最终取得成功。相比起来,伤痛就让人讨厌多了,因为伤痛除了带给我们痛苦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失去所爱的人、事、物之外,似乎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好处。其实,这种认知是存在偏差的。伤痛同样能带给我们成长与重生,当然,其前提是我们能够克服它、走出它。
伤痛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无常,无论我们多么热爱,那些人、事、物都不会永远存在,它们的逝去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失落与伤痛。然而,正是伤痛的刻骨铭心,才让我们更加懂得拥有的可贵。经历过伤痛的人,会更懂得如何去珍惜、把握、品味拥有的幸福与快乐。
柳漾有过一段非常失落而伤痛的经历。那时,他在一家大型旅游公司任客户部经理,很得老板的赏识,因此,他将一位落寞的好友引荐进了公司,做自己的助理。
很快,好友就熟悉了各种业务,在公司站住了脚。一次,柳漾为公司联系了一个上千人的旅游团,眼看着就要为公司创造数百万元的利润。然而,此时他的好友却背叛了他,将旅游团的资料转给了另一家旅游公司,从而成了那家公司的客户总监,却给柳漾所在的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柳漾也因此次客户资料泄露事件而被公司辞退。
这件事给柳漾造成了难以言喻的伤害。此后,他对谁都是冷冰冰的,再也无法敞开心扉待人。深夜时,他每每思及好友的背叛,心中郁闷难当,痛苦非常,对好友充满了怨恨,很想当面质问好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心理咨询师。两人很是投机,随着交谈的加深,柳漾向对方说起了自己的伤心事。在这位心理咨询师的有意引导下,柳漾回忆了与朋友相处的情节,对方的好、对方的坏、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得到,他渐渐明白,原来好友会背叛自己除了是为利益所惑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待人的方式不对,自认为有恩于对方,因此很多时候自己都是高高在上的。
就这样,柳漾解开了心结,走出了失落。更可贵的是,他更加懂得该如何与友人相处,如何去经营、珍惜友情。
若不是经历过一段伤痛,柳漾不会认识到自己处世方面的缺陷,也不会因此成熟起来。由此可见,伤痛与挫折同样能够让人反思,带给人成长。更重要的是,伤痛与失落还能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可以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涅槃重生。
伤痛与失落会磨砺我们的心性,教会我们忍耐,赋予我们更加坚韧的生命。于伤痛中,我们可以完成生命的蜕变。
泰勒·本·沙哈尔,全球知名的积极心理学家,有“幸福教父”之称。他曾经历过失去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此段经历在下篇中有详述),也曾经历过内心空虚的失落。
1992年,沙哈尔像无数哈佛学子一样通过了重重考核,带着满心的喜悦和希望进入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系进行学习。在同学和老师看来,沙哈尔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有足够的理由幸福: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上他都得心应手;他的现在是顺风顺水,他的将来也会是一片光明。然而,在沙哈尔看来,顺风顺水、成绩优秀并不等于幸福,虽然他也认为自己应该幸福,但事实上他并不觉得自己幸福。
沙哈尔在失落中苦苦挣扎,渴望找到出路。他学习哲学、心理学,积极地与心理专家交流。终于,他走了出来,并且完成了蜕变,使自己能以博大、无私的胸怀,投身于人类的幸福事业。
通过伤痛与失落的磨砺,沙哈尔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为整个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他说“幸福不拒绝痛苦”,由此我们足可看出其心灵的成熟。而这种蜕变、这种博大,正是他在经历了伤痛与失落的洗礼后重生的结果。
总的来说,失落、伤痛是人生的必然,它让我们备受煎熬,同时也让我们成长、重生。既然无法避免伤痛与失落,就让我们像浴火的凤凰一样,从涅槃中获得重生吧!
P3-5
与恋人分手,被背叛,离婚,失业,亲友等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人逝去,官司纠纷,疾病,心理空巢期,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如家庭暴力),投资失败……每个人的一生中似乎都无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能给人带来伤痛,让人陷入失落的事情。对此,也许有人对我们说着安慰的话——“不要难过了”、“不哭了,乖”;也许不幸运地只能用“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就好”、“时间会治愈一切,过段时间就好了”的话来自我安慰,用“为了××,我要坚强,要振作”的话来自我激励,又或者让自己像个陀螺一样忙得转个不停,以忘记伤痛。
然而,这些方法真的能让我们不失落吗?真的能够让伤痛愈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夜深人静时,我们内心深处的怅然依然清晰:时过境迁之后,依然不愿提起那个人、那件事,即使现在,甚至以后也不敢再去触碰类似的感情或事情……其实,那段伤痛的经历,那份失落的心情一直都在,我们始终因为它的阻挠而不幸福、不快乐。
我们一直以来所用的处理伤痛与失落的方法,或许能让我们好过一点,但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走出伤痛。这些方法没有真正解决那段伤痛与失落的心情,只是将之转移了。那些失落与伤痛多年未解,没有真正地“了结”,让我们心里始终有个空洞。
“了结”不是转移,也不是遗忘。事实上,谁也做不到真正的遗忘或转移,因为经历会在我们的身体、思想、精神、情绪、潜意识上烙上痕迹,我们或许能够让身体不再难受,但那些潜意识里的、内心深处的,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伤痛与失落是不可能被“遗忘”或“转移”的。
伤痛与失落或者源于关系的突然中止,或者源于“矛盾”。当关系终止时,我们不是深深记住了它的好,就是牢记了它的坏,这种或者“神化”或者“妖魔化”的错误感知方式,让我们始终笼罩在它的阴影下。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因为种种“矛盾”而纠结,于是我们背着负担生活着。比如,明明被某人辜负了,应该果断地终结这段关系,但又记得他的好,期盼着他能够知错回头。又比如,投资失败了,几经辛苦终于又薄有积蓄,想要再投资,又害t白失败,因此处处小心谨慎、杯弓蛇影,无论再次投资与否、投资成功与否,都实在称不上幸福快乐。
深伏于内心的这种种伤痛与失落,无法通过别人的帮助或安慰加以解决。要想走出伤痛,我们只能靠自己。那就跟随本书来学习正确“走出伤痛”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