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欧洲,与安徒生齐名的童话巨人!
鲁迅、周作人盛赞的百年经典!
第一部童话式的人类发展简史!
《两条腿(卡尔·爱华尔德童话作品集)》由卡尔·爱华尔德著,在一部童话书中,如果出现人和动物、植物说话的情节,那并不能使读者感到惊讶;可是如果童话中不再有人,而只有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生存而残酷斗争着的“两条腿”时,我们就不得不为之拍案叫绝了。这个极具想象力的故事所叙述的,完全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人类自身的发展史。本书还让人感受到了达尔文进化学说对作者的创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于本书的写法和角度奇特,我们从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读到一个贪婪、狡猾,同时又勤劳、勇敢的“两条腿”。
《两条腿(卡尔·爱华尔德童话作品集)》由卡尔·爱华尔德著,该书名以及正文中的“两条腿”其实就是指人,但是爱华尔德并未用“人”来代替。他从一开始就置身事外,仿佛从空中俯瞰,用平等的色调涂鸦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两条腿(卡尔·爱华尔德童话作品集)》的内容有十一章,依次为:从前的动物、两条腿夫人生了个儿子、血、岁月匆匆、两条腿扩充财产、两条腿迁居、两条腿播种、两条腿享受生活、从前的动物商讨问题、狮子、多年以后。
很久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时代。
那时大地温暖,阳光比现在强烈,雨下得也更为密集,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更好地茁壮成长着,因为冬天并不妨碍他们的生长。
森林里充满了活力与喧嚣。
苍蝇嗡嗡作响,麻雀捕苍蝇,老鹰捕麻雀。蜜蜂悄悄地飞进花丛中寻找蜂蜜,狮子吼叫着,鸟儿歌唱着,小溪泛着涟漪,青草生长着。树木笔直地立着,当其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汁液时,枝叶就沙沙作响。花朵儿美丽鲜艳、芳香扑鼻。
突然间,这一切都变得异常安静起来。
仿佛一切都立刻屏住了呼吸,聆听着,凝视着。枝叶的声响停息了。紫罗兰从梦中醒来,惊奇地抬头看着。狮子昂起头,站起身,抬起了一只爪子。雄鹿停止了吃们是一类非常卑微的、次等的猿猴。我很乐意时不时地施舍给他们一个橘子,但是我不会为他们担负哪怕是最小的义务。”
“他们看上去非常好吃,”狮子说,“我倒想试着尝一尝他们的味道如何。”
“尽管我介意,但是我恳求您照办,”猩猩说,“他们从不对家族讲求信誉,而且早晚有一天,他们会遭遇不幸的结局。”
狮子朝他们走去,他们也同样走来。但是,当狮子站在他们面前时,他忽然失去了勇气。他自己也不能理解为何会如此,因为森林里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他所畏惧的。然而这对新来的动物目光非常奇怪,走起路来也毫无畏惧,因此他寻思着他们必定拥有一些他所察觉不到的神秘力量。他们的牙齿并不特别,他们的爪子也不值一提。然而他们一定有些特殊的能力。
于是狮子垂下脑袋,为他们让开了路。 “你为什么不吃掉他们?”母狮问道。
“我不饿。”他说。
狮子在高高的草丛中躺下来休息,仿佛他已经把他们忘记了。其余的动物也照做,因为他是首领。可是没有谁真正愿意这么做。他们都在继续思忖着那对新来的动物。
与此同时,两条腿和他的妻子继续前进着;他们走得越远,越是对这个美妙的世界感到好奇。他们引来了关注却不自知,他们也没有发现所有动物都悄悄地跟踪着他们的足迹。凡是他们所到之处,树木就把树梢聚拢,窃窃私语;鸟儿就在他们头顶的天空飞翔;灌木丛中一双双惊讶的眼睛就盯着他们看。
“我们就住这里吧。”两条腿指着一小块茂盛的草地说,那里有一条河流在鲜花和青草之间淌过。
“不,这里!”他的妻子喊着,跑进毗邻的树林里,那里树密荫浓、苔藓又厚又软。
“他们的嗓音多么奇特啊!”夜莺说,“他们说话的音调比我还多哩。”
“如果他们的体型不这么大的话,我就会劝他们在我身旁的灯芯草上建一个巢了。”苇莺说道。
这对新来的动物继续走着,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比上一次所看到的更美丽的地方;他们犹豫该在哪里驻足。就在此刻,他们遇到了一只因被利石割伤了脚而艰难跛行着的狗。狗想避开他们,可是跑不动。两条腿夫人捉住了他,察看起他那只受伤的脚。
“我来帮你,你这可怜的家伙。”她说,“稍候片刻。我有一天也弄伤了自己的脚,然后用了些叶片就治愈了。”
狗发现她对自己很好。当她跑进小树林里寻找叶片的时候,狗就耐心地等待着。两条腿抚摸着他的后背,亲切地对他说话。然后她带着叶片回来,把它们放在狗的脚上,用植物卷须绑好。
“现在可以离开了,”她说,“明天你就会痊愈。”
他们继续走着,可是狗却摇着尾巴,站着目送他们。其余的动物都从灌木丛和小树林里出来了。
P2-8
丹麦,童话的故乡。
1856年,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Carl Ewald)出生于一个丹麦小城。在此之前,他的前辈安徒生(1805—1875年)已经创作出大量的小说、戏剧、诗歌、自传、游记以及童话等文学作品,并因此声名显赫。民国初年迄今,国人对安徒生童话的译介和研究延续不绝。几乎没有人会怀疑:童话被安徒生写到了极致,俨然成为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峰。人们对它的喜爱和敬仰之情,犹如厚重的云雾,层层聚拢在它周围,以至于遮蔽了别处的风景。事实上,童话,或者儿童文学有很多种写法。当我们拨开云雾远眺四方时,我们会讶异:原来爱华尔德也缔造了一座可以和安徒生童话比肩的巍峨山峰!
爱华尔德创作过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然而只有一部受到了国人的译介,即1925年由李小峰翻译的《两条腿》(Two-legs)。周作人为之作序,赞赏它“是这科学童话中的一种佳作,不但是讲得好,便是材料也很有戏剧的趣味与教育的价值”。近人胡从经也给予好评:“这样知识丰饶、兴味浓郁的长篇科学童话,在中国儿童文学中还是发轫的译作,其启蒙与借鉴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遗憾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除了这部童话之外,爱华尔德的其他童话或儿童文学作品再也没有得到国内翻译界人士的问津,就连爱华尔德本人也鲜为人知。这种长期被冷落和忽视的境况是因为作品不够优秀吗?非也。
爱华尔德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爱华尔德的文学创作的禀赋和兴趣,不能说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信念则使其塑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大学读过书,担任过林务官,当过学校老师和校长,教授自然史,对达尔文学说和自然律有很深的信仰。他也做过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他的一位英译本作者评价道:“卡尔·爱华尔德……为孩子们所写的故事,无不源自于他对自己家和别人家孩子的了解和观察。他丰富的林业经验也使得他对野兽、鸟禽、鱼类、树木、花朵、季节、风、雾霭的描写几乎无人能及。”(马妥士语)事实也确实如此。儿童文学作品极易流于道德说教,这种情况在中西方都很普遍。我们阅读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总能体会到那股清新而浓郁的自然主义情结,既无陈词滥调的道德说教,也无劝诫讽喻的宗教经文,文笔流畅,叙述简洁明快,情节生动有趣,寓人生哲理于不经意之间。但爱华尔德童话的最大特点,正如周作人所说,乃是一种科学童话。他用童话的形式来阐述自然、科学和社会,博物多闻,妙趣横生。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创作达到了堪与安徒生童话媲美的艺术成就。这一点,相信读者朋友一翻便知。
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很多,如《老柳树及其他故事》(The Old Willow—tree and Other Stories)、《蜘蛛及其他故事》(The Spider and Other Tales)、《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The Qlaeen Bee and Other NatureStories)、《四季》(The Four Season)、《我的小儿子》(My Little Boy)、《老屋》(The Old Room)、《池塘》(The Pond)、《十二姐妹和其他故事》(TheTwelve Sisters and Other Stories)等等。当然,他还创作过其他类型的作品,但在欧洲和美国,知名度都不如他的童话作品。
鉴于此,我们挑选并翻译了爱华尔德的四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第一辑出版。它们分别为:《两条腿》、《池塘》、《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和《我的小儿子》。其中,《我的小儿子》虽非科学童话,但充溢于其中的对孩子的爱恰是他创作儿童文学的全部灵感和动力来源。因此我们特地将其纳入这套爱华尔德的童话作品集,以飨读者。
现在,当国内读者一遍遍咀嚼爱徒生的童话菁华时,不妨也翻一翻爱华尔德的童话作品。他们在童话的故乡辛勤耕耘,前仆后继,创造出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童话类型,绝对可谓童话王国里两座相互辉映与媲美的城堡。当然,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存在疏漏一定在所难免,谨祈广大读者见谅并指正。
丹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的童话作品大致创作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内容生动活泼,极富自然主义情趣,然而百年来却不为国人所熟知。2007年,我无意之中在图书馆的旧书库里发现了李小峰译于民国时期的童话《两条腿》,作者正是爱华尔德。仅仅翻过几页,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并下定决心要细细品读这部小书,将来有时间的话还要重译此书。谁知此后命途多舛,颠沛流离,这个愿望一直等到2010年春节前才得以实现。译稿一置就是两年,直到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赵博雅女士慧眼识珠,热心筹划出版事宜,此稿才得以逃脱尘封的厄运。
由于除了《两条腿》之外,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再无任何译本,因此赵女士又建议我再译三部以飨读者。于是《我的小儿子》、《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和《池塘》就相继译出了,其中《我的小儿子》由我翻译,另外两部则分别由我的两位朋友——庞安坤和王云飞翻译。安坤兄和我是多年的好友,2007年下半年我在贵州山区支教时遇到了他,彼此兴趣相投,一见如故。在山区那静谧而又充实的岁月里,我们白天给当地的小学生上课,晚上则埋首史籍、交流心得。他在翻译《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时,还查到了部分内容的俄译本和另一种英译本,并加以校对,可见其专注用心。王云飞则和我同窗两年,学问扎实,为人善良诚朴而又富有童心。我们三人共同翻译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目的在于向国人介绍和推荐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优秀作品,而不是为了翻译而翻译。
爱华尔德比安徒生晚生约半个世纪,既生瑜何生亮?长期以来,国人只知丹麦有个安徒生,却不知还有爱华尔德。在安徒生的盛名之下(爱华尔德的小儿子就十分喜爱安徒生童话),爱华尔德另辟蹊径,成功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那浓郁的自然主义情结无处不在,相信一定会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别具一格的清新画面。
爱华尔德这四部作品的出版,离不开译者和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我要感谢庞安坤和王云飞对于这项翻译计划的兴趣和贡献,他们使我体会到了新时代里协同合作的效率和重要性;感谢这四部童话作品的插图作者林楚玲;感谢编辑赵博雅、邓茗文和陈霞的热忱和耐心。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这四部译作将没有机会和读者见面。
芦笛
2012年5月,于金陵
在丹麦文学史上,爱华尔德的童话创作影响力与安徒生相当,但两者的作品风格却大相迥异。爱华尔德是用童话来阐述自然、科学与现实,写的是自然科学童话,而且佳作累累。他与安徒生一起,构建了童话王国里相互辉映的两座巍峨城堡。可惜的是,国人提及丹麦和童话,只知道安徒生,不知道还有爱华尔德与之媲美。
——文学评论家G.C.摩尔·史密斯
教育的真谛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生活;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就意味着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卡尔·爱华尔德创造了一种将大自然的美妙和理性,溶入到儿童世界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部蕴含着教育的秘密,让孩子在其中完整而饱满地长大。读这些作品,孩子能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母亲知道了如何陪伴孩子,父亲体悟了自己的修为,老师学会了生动的方法。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