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生产要素内涵的拓展,郝大江编著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第4版)》将自然、环境等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并在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资源重新界定为人类经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这些区域固有资源匹配的关系,通过各种要素之间的适宜度来弥合承载力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存在的机理分异问题,进而揭示出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内在机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第4版)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郝大江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基于对生产要素内涵的拓展,郝大江编著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第4版)》将自然、环境等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并在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资源重新界定为人类经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这些区域固有资源匹配的关系,通过各种要素之间的适宜度来弥合承载力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存在的机理分异问题,进而揭示出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内在机理。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书的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要素与要素分类 2.2 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 2.3 承载力理论与要素适宜度 3 要素适宜度理论基础与测度分析(上) 3.1 要素内涵的拓展及划分 3.2 要素与经济空间特征 3.3 要素适宜度的定义与内涵 3.4 要素适宜度的特征 4 要素适宜度理论基础与测度分析(下) 4.1 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的系统性及其建立原则 4.2 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的理论基础 4.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 4.4 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有效性与指标特征选择分析 5 要素适宜度与区域经济影响机制 5.1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要素适宜度 5.2 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与要素适宜度 5.3 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动力模型 5.4 要素适宜度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动力机制 6 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要素适宜度视角 6.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再认识 6.2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6.3 要素适宜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 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 7.1 非正式约束理论概述 7.2 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文化视角 7.3 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文化向度视角的解释 7.4 一个基于文化向度的区域经济协调模型 7.5 基于制度向度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正式约束的空间经济研究视角 8 要素适宜度与经济功能区的形成 8.1 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及其比较分析 8.2 经济功能区的特征分析 8.3 经济功能区的完全分工与经济中心的形成 8.4 经济功能区的网络化与经济区域的形成 9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实证分析 9.1 研究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的意义 9.2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测度输入指标体系 9.3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测度输入指标体系数据处理 10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趋势分析与提升路径选择 10.1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整体评价与分析 10.2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对经济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 10.3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对资源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 10.4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对环境、社会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 10.5 总结: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提升路径 11 结论与展望 11.1 本书的主要结论 11.2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11.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2000-2007年要素适宜度测度输入数据无量纲化结果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