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的资本化》主要考察了少数民族城市农民工职业群体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建立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目前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是学界的热点,但是对于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移动到城市,并在城市开展相对独立、封闭的社会网络,并使之与城市的社会生活相适应,以促进自己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需要的研究却鲜有人问津。本文旨在通过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来透视少数民族城市农民工职业群体如何构建自已社会网络的过程,并且借助于社会网络获得经济上支持和发展。本书由熊威著。
城镇化以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化为主要内容,新型城市化以在容纳农村流动人口过程中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为主要视角。选取有代表性的群体,研究他们进城、创业、生活的各个环节,归纳其中关键性的文化因子,对于政府决策和社会各界认识理解城镇化、新型城市化有参考作用。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选取在广州开设拉面馆的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回族流动群体,开展针对少数民族流动群体城镇化过程中的研究。作者广泛深入青、甘、粤三省进行田野调壹,历时三年,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本书所涉材料大都来自作者一线的访谈。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叉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文化体现在人们交往的社会网络中。这些来自西北农村的少数民族群体本有着天然的以血缘、地缘、教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网络,这种网络帮助他们走出乡村、建立自己创业基地,甚至依此在城市中依然维持着“业余的乡村生活”。作者以时间为纬度,使用广角的镜头,既有静态记录该群体社会网络物理方位,人文关系;也有动态的描述社会网络随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变迁。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作者熊威认为,少数民族依赖天然社会网络进入市场化的城市,要生存发展,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网络,并且对原有社会网络进行资本化的改造,方能适应城市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二章 走进化隆
一、化隆生态经济和人文环境
二、群科镇向东村
三、走出向东村
第三章 友谊、亲情与合作
一、血缘、地缘与教缘
二、传统社会关系的演化
第四章 广州化隆藉拉面从业人员特征
一、广州市化隆拉面经营群体的基本特征
二、广州市化隆拉面经营群体的社会学特征
第五章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一):拉面馆老板
一、融资、找店面
二、办证
三、装修、开业庆典
四、经营
五、管理
六、观念转变
七、休闲、生活
第六章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二):拉面馆工人和老板的家属
一、拉面师傅
二、小工
三、汉族师傅
四、拉面馆老板家属
第七章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三):阿訇
一、阿訇的宗教身份
二、作为调解主任
三、阿訇的总结
第八章 政府部门的管理
一、化隆住穗办事处
二、广州市政府主管部门
结语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