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三七年。金陵骄阳如火。齐王徐知诰在周宗等陪同下,头顶烈日巡视军营。周宗见徐知诰满头大汗,忙命士卒为其撑伞遮阴。
徐知诰婉言谢绝:“众官兵皆顶烈日操练,我为统帅,却用伞遮阴,于心不安哪!”
晚上,圆月高挂。徐知诰同周宗等继续在城东巡逻。一副将见徐知诰眼神疲惫,遂劝道:“齐王,您巡行了一天了,该休息了吧!”
徐知诰和蔼地回道:“没关系,我还能支持!倒是你们年轻,瞌睡大一些,能否坚持?不能坚持就先回去休息吧!”
副将忙说:“卑职不累!”
徐知诰满头大汗。一随从忙取出扇子为其打扇。
徐知诰回头道:“我不热,请勿为我打扇!”
突然,城东一座寺庙传出一阵急促震耳的钟声,惊扰了百姓。众人纷纷开门探视、打探出了何事。
徐知诰见状,气愤地对副将道:“你快带人将撞钟之人带来,怎能夜半敲钟扰民!”
不一会儿,副将带一老僧前来,此僧神采飞扬,目光矍铄。徐知诰遂客气地问道:“请问老师父,因何夜半撞钟,惊扰百姓?”
老僧侃侃而言:“今晚贫僧站在寺塔顶层纵目四眺,见夜空澄碧,朗月高悬,大江奔腾,水天相连,感到心旷神怡。想到金陵乃六朝吉都,齐王经营金陵以来,成就卓然,不觉内心激情澎湃,成诗一首并撞钟而抒怀!”
徐知诰不觉好奇:“你写了什么好诗,竟然惊喜如狂?”
老僧道:“贫僧写的是咏月诗,请将军欣赏:徐徐东海出,渐渐入天衢,此夕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徐知诰不觉拍手称赞道:“气象庄严,意境深远,真乃好诗也!”
老僧不觉得意,道:“莫非将军也精通诗歌?”
周宗道:“这是齐王!”
老僧道:“哦?您就是齐王?贫僧此诗可是专门为您而写的呀!”
徐知诰惊诧地问道:“老师父怎么说是为我写的诗呢?”
老僧道:“齐王难道不知道?最近金陵大街小巷都在传唱民谣道:东海鲤鱼飞上天。”
徐知诰问:“什么意思?”
老僧道:“这东海,即指徐州,齐王不是姓徐吗?且徐州即彭城,即谓齐王生于彭城。鲤鱼,谓齐王本姓李也。而飞上天,即坐天下,盖言大王起自徐氏而该当天子也!”
周宗道:“对对!我也听过这句民谣,但不知是这个意思!”
老僧道:“确实是呵!贫僧这首诗,谓‘徐徐东海出’,就是指齐王您的势力逐步从东海升起,即从徐大元帅处升起!‘渐渐入天衢’,指齐王您的势力渐渐升向东天,走上正道。最后两句:此夕一轮满,清光何处无?指齐王您的光辉将逐渐达到普照天下的程度!”
徐知诰道:“嗯,谢谢你!你的诗写得真好,你的心意我也领了!”
老僧谢道:“谢齐王,愿齐王早日升到中天,普照天下!”
徐知诰感激地道:“谢老师父!”复令周宗:“厚赠老师父!”
周宗道:“遵命。”周宗拿出一百两银子给老僧。
徐知诰府邸清凉亭内。清凉亭是徐知诰与周宗、宋齐丘等密谋重要之事的绝妙之地,四面环水,只有一座石桥能走进亭内。三人在里面商量任何事情,外面的人都听不见。而且亭内还置有一个沙盘,有些机密的话用竹棍在沙盘内写出,看后即抹掉,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徐知诰手抚胡须,感慨地对周宗道:“唉,昨晚那位老师父的诗,写得真好!只叹我功业未成,人却老矣!”
周宗深悟其意,出谋道:“不!将军不老!将军正当盛年,正宜大有作为!”
徐知诰深思道:“国以民为本。我常想如何爱惜民力,使江南国富民强,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吉祥。”
周宗道:“这正是大臣和人民的希望和福祉!”
宋齐丘道:“是啊,世事如棋。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亦无长存之社稷。这治国安邦,承传守业,如天道循环,周而复始,我夜观天象,杨吴气数已尽,不久即遭劫而亡!正待英主,应运而生!”
周宗更把话挑明了:“杨吴气数已尽,江南人盼英主。昨晚老师父所言,乃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大王英才盖世,胸藏韬略,忧国爱民,江南黎民仰望英主,臣等亦盼大王早日登上龙位,造福民众!”
宋齐丘道:“吴主才智疏浅,哪配运筹帷幄。臣等愿联络徐铉、王令谋等股肱之臣,上奏吴主杨溥,请他禅让皇位于您,以便顺应天意人心,施展将军的雄才大略,振兴江南国运!”
徐知诰道:“你们认为这样好,就去办吧!这事最好能由杨行密德高望重的旧将周本、李德诚等出面!”
周宗与宋齐丘领命。
此时,他们三人站在清凉亭内。初升的旭日,刚从云霞中升起。三人走到阳光下,沐浴在晨光中。
周宗对徐知诰深深鞠躬,含意深刻地说:“大王,您看!新生的太阳升起了!愿新生的国家像太阳一样灿烂辉煌!”
周宗、宋齐丘二人走后,徐知诰心里翻腾起伏:三十多年了,他从一个孤儿流落寺庙,当了小和尚,到被吴国指挥使徐温宠爱,收为义子,跟着徐温逐步掌握了吴国大权。他力行善政,军民大安,国亦强盛。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他要请吴王禅让,由自己当皇帝了!但是他不露声色,他要让周宗、宋齐丘等心腹去进行。P1-3
在德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麓,我写了一首记游诗《新天鹅堡》:
童话、艺术与梦的世界
不能再美,不能再迷幻
可惜,晚建了八九百年
不然李煜可以住在里面
他临死发出的千古一问
恰巧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啊,路德维希二世国王
后主能比得上你的仇怨
新天鹅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奠基于1869年,在德国具有象征意义。路德维希二世与中国南唐后主李煜类似,都被认为是无治国之才却拥有艺术气质、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帝王。二人都死于非命,有许多仇怨,恰如李煜代表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句所咏。从德国回到重庆后,擅长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著名作家郭久麟告诉我,他最近写出了一部小说《风流帝王》,主人公是李煜。被路德维希二世,或称德国的李煜的故事感动着的我,当然急切地想阅读,要一睹中国路德维希二世的风采。
《风流帝王》的电子版传来了,约50万字,我一口气把它读完。读后了解了李煜一生的大体情况,急切的心情得到了缓解,不能不对作者写作该书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他的真知灼见及艺术才华表示高度赞赏。
第一,立意甚好。通读该书可以发现,作者对李煜这个人的态度是肯定的、同情的、惋惜的。这与一般认为李煜是“风流”皇帝,对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不同。这一立意当然是有风险的,因为违拗众议,稍有不慎就会招致非议甚至嘲讽。但处理得好,会为作者带来诸多喝彩。比如新,视角新颖,引人入胜;比如敢,敢于亮出观点,以正视听;比如实,据实以论,让事实说话;等等。事物本身具有多面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尤其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也具有多面性。正是这样,此类题材创作的立意就有了多种可能。郭久麟在小说的虚构的艺术中,本着立意的需要,通过有目的取舍、合理想象营造必要氛围,铺展感人、有说服力的细节,塑造了一个热爱艺术,为诗词而献身的艺术家的动人形象。这方面郭久麟是做得好的,新意立起来了!的确,李煜作为婉约派旗帜之一,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当之无愧是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不同的具有卓越天赋和不朽创作成果的一代帝王词人。郭久麟在小说中突出了这一主旨,立意是深刻而新颖的。
第二,内容甚好。如果说立意是论点的话,内容就是论据。该书的内容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支持了立意。一是李煜具有超人的文艺才华,在诗词艺术成就上达到极高水平。据笔者粗略统计,全书出现李煜的诗词共40余首(次),是真正的好诗妙词。读之我们不应作为取笑他不会当皇帝只会写诗作词的负面把柄,而应当将其视作可以传之久远的中国诗词精品。二是李煜不但爱美人,而且爱江山、爱国家、爱百姓。他只是从个人爱好、气质、才情出发,不愿入仕只愿做个文人,只是看不惯朝廷官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互相倾轧而已。当命运把他安排到帝王位置,他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大多还是顾念江山社稷,是正确的。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垂泪对宫娥”等令人肝肠寸断的词句正发自于他那滚烫的爱国、怜民的情感之中。三是李煜不但会作词而且会当皇帝,是个好皇帝。首先,他在登上王位之后,见自己国家军事实力不能同宋朝抗衡,就主动降格称臣,以此让赵匡胤不攻打南唐,从而保住南唐江山十几年的安稳;其次,他在赵匡胤攻下京城时,知道如不投降,很多大臣和宫女都会被杀,很多民众都会遭殃,遂以自己一人遭受屈辱换得南唐臣民的安宁。
第三,形式甚好。细说起来,在体裁上这部小说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传记是真实的,小说是虚构的,好像有点矛盾。但实际上,郭久麟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来处理,就把二者统一起来了。即是说,作者对主要事实的创作是符合史实的;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了适当虚构和加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矛盾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故事情节更加起伏跌宕,小说也更加吸引人!此外,在具体表达方式上还可作如下圈点:一是结构线索特别。写李煜与写赵匡胤的线索平行展开,起到了很好的对比衬托的效果。二是文字排列采用了近似于诗歌分行排列的分句排列,使文本看上去犹如诗词,与主人公的词人身份和充满诗意的故事相契合。同时这种形式较好地协调了连续性、跳跃性,便于阅读和思考。三是语言通俗、晓畅。为了营造氛围,小说中适当运用了古语古词,但又很有节制,较好地避免了有的历史小说让今人长篇累牍地读古文,或让古人莫名其妙地说现代话的偏颇。
感谢郭久麟为我们塑造了风流倜傥、文采飞扬的李煜的动人形象。作为多年文友,我想,本书如能以更多笔墨刻画李煜从小受到的文学教育和熏陶、他对诗词的感悟和天赋,更多地引用一些他的优秀诗词,李煜的词人形象可能会更加丰富饱满,他的帝王形象也会更加光彩照人。不知久麟以为然否?
德国如今仍拥有14000多个古城堡,其中最著名、最壮美、最具有高贵气质的是作为路德维希二世行宫的新天鹅堡,因此它成了德国的象征。李煜有没有行宫,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完全可以也应该建造一座,纪念式的。暂时,就让郭久麟这部书,作为南唐李后主无形而漂亮的,象征性的行宫吧。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原副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郭久麟编著的《风流帝王》是长篇历史纪实小说。书稿以真实的历史材料为依据,全面记写和描述了中国最有文学色彩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的一生。全书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学风格和忠于历史的笔法,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李煜。书稿有可读性,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郭久麟编著的《风流帝王》是历史传记小说,全书塑造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真实形象,描写了他传奇而坎坷、幸福而悲惨、由天堂到地狱的一生,表现了他的性格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全书主要的人物形象、人物经历、线索、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本书在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布置、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描写方面,都是运用的小说笔法,运用了想象和虚构,倾注了我的激情和理想,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和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