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光如此轻柔(爱上莎士比亚书店的理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加拿大)杰里米·莫塞尔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杰里米·莫塞尔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乔治·惠特曼与他挚爱的书店的故事,《时光如此轻柔(爱上莎士比亚书店的理由)》是一本启示录,因为他告诉我们那些难以发现且真实存在的乔治的生活印记;讲述了那个依旧令人神往的书店在过去的两万零一夜里发生的故事;讲述了书店及其创建者的生存之道。

内容推荐

《时光如此轻柔(爱上莎士比亚书店的理由)》讲述了:杰里米·莫塞尔是一名加拿大记者,负责报道犯罪新闻,在千禧年前夕,因不慎透露一个线人的信息而受到对方威胁。他仓皇逃往巴黎,在囊中羞涩之际偶然走进乔治·惠特曼的莎士比亚书店,他只是为了躲雨,没成想却在楼上的藏书室免费住了几个月。

这个位于左岸的小书店是乔治搭建的乌托邦,收留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青年。莫塞尔白天写作并协助乔治打理书店,夜晚则和书店的朋友们或流连于酒吧,或沿着塞纳河漫步。在书店度过的这段柔软时光让他找到心灵的宁静。在与性情古怪而又魅力非凡的乔治相处的过程中,他也逐渐了解了乔治的经历与莎士比亚书店的传奇。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下面将讲述的是,我如何在巴黎一家老书店找到安身之处的故事,以及在我旅居的那段日子里发生的诸多不同寻常的往事。

在写这部回忆录时,过往的一切如流水般真切涌现。那些带我来到法国和在书店所发生的一切事实,远非本书篇幅所能容纳。因此,这些往事经过了提炼、浓缩、再提炼。在按照年代顺序的叙述中,有些做了微小的变动,省略或修改了某些事,并应某些人要求隐去了其姓名。

除此之外,本书在叙述上将尽可能地做到真实。

我来到这家书店时,时值冬季的一个暗淡周日。

在那段困顿的日子里,我养成了散步的习惯。从无明确终点,只是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借以消磨时光,转移我对眼下困境的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当你置身于那些熙熙攘攘的集市、宽阔的大街、修剪整齐的园林和大理石纪念碑之间时,忘我成了一件极其容易的事。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下午时分天空早早地飘起了细细的雨丝。起初,雨几乎不能打湿一件羊毛衫,更不必说打断我认真的散步了。但后来,几近黄昏,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当时我正在巴黎圣母院附近,必须要找个地方躲雨,刚好瞥见河对岸有块黄绿色的店铺招牌。

那时我在巴黎已经待了一个月,隐约听说过这家传奇书店的许多传闻。我对它很是好奇,当然,也时时打算前去拜访。但当时大风像鞭子一样抽在我裤腿上,雨伞如雨后春笋般在我身边涌现,我走过桥后,那些传闻早就被我抛在了脑后。我唯一的念头就是躲过暴风雨,把下雨的时间打发过去。

书店门口,一群游客仍勇敢地为最后一轮照片摆着姿势。他们用厚厚的旅行指南遮挡相机,一边牙齿打战一边努力摆出笑脸。一个女人从雨衣的兜帽下探出头来,她丈夫还在旋转着复杂的镜头。“赶紧,”她催促说,“快点。”

透过起雾的书店玻璃窗,能看到一抹暖暖的灯光和些许移动的身影。左边是一扇窄木门,门上的绿漆已经斑驳脱落。嘎吱一声,我有点兴奋地推开了门。

开裂的天花板上垂下来一盏枝形吊灯,角落里一个胖男人正在抖他那宽大的绿松石色穆穆袍上的雨水。一群顾客围在书桌前,用各种语言高声地对店员讲话。当然还有书,无处不在的书。它们或压弯了木头书架,或散落在硬纸盒外,或摇摇欲坠地堆在桌子和椅子上。一只毛色光亮的黑猫趴在窗台上,瞅着这股乱劲。我敢说它抬起头看了我一下,还朝我眨了一下眼。

那些游客推门而进时带进一阵急风。我向前走过堆满东西的书桌,踏上漆着“为人文而生”几个字的两级石头台阶,走进了宽敞的中央大厅。桌子上、书架上堆着快要溢出来的书,有两条路通往书店更深处,头顶上有一扇阴暗的天窗。不同寻常的是,这扇天窗的下面正对着一个镶着铁边的许愿井。一个男人这会儿正屈膝跪在那儿,从井里往外掏大面额的硬币。等我凑上去,他看了我一眼,迅速用他弯曲的胳膊遮住了那些硬币。

远远地离开这家伙,我穿过一条窄窄的走道,发现周围到处是俄语图书。接下来我转错了方向,走到了一条尽头是个水槽的死路,水槽周围是成堆的黄色封面的《自然》杂志。在一期报道马达加斯加丛林的杂志上,有一把沾有肥皂泡的剃刀。这点泡沫给杂志上一头卧着的豹子增添了几许不自然的气息。

我顺着原路退回,走到一排放着德语小说的书架前,突然,我被轻轻绊了一下,看到一个岔口,还有一堆印刷精美的、堆成金字塔形的艺术书籍。另一头是一座镶着彩色玻璃的壁龛,里面有一只灯泡在闪闪发光。一个女人蹲在那儿用意大利语嘟囔着,试图借着这点闪烁的灯光看清书上的书名。

我又穿过另外一条路,回到了那个有许愿井的房间。掏硬币的男人不见了,但游客已经汹涌而至,占领了这个地方。闪烁的相机亮得几乎让我失明,我从他们潮湿的肩膀旁挤出去,来到了我一开始到过!的那个诛宫。P1-3

后记

我是在马赛开始写这篇后记的。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它是位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喧嚣的地中海港口城市,在这里你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来自遥远巴黎的消息。我因为爱情而来到这里,为此我永不后悔。这里虽然没有各种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也没有众多游客带来的繁荣景象,但当我置身于这里倚山而建的曲折蜿蜒的街道中时,我却时常能够感受到那种触手可及的、真实的人文气息。

我离开莎士比亚书店已经四年了,直到现在我才能静下。来好好思考那段时间对于我整个人生的意义。我从乔治那里学来的东西,似乎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今后的生活方式。我依然在读着他送给我的那些书,尽管我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宣誓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但是他确实为我指引了一条之前我从未审视过的康庄大道。

乔治现在已经九十岁了,但是仍然魂牵梦绕着那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他坚持想要买下那个公寓,并希望酒店大亨能够意识到莎士比亚书店是永远不可能被驱离这里的。基金会一如既往地筹备着,但乔治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停下的那天。我从乔治的乐观中读到了希望。他依旧为任性不羁的游客提供住所,依旧举行茶话会,依旧散发一些激进主义的书籍给客人们阅读。漫步在书店中时,你能看到一个个新的库尔特、娜迪亚和杰里米。你会置身于充满希望的眼神的海洋之中。

我还依稀记得那时的情形。我挣脱那暗无天日的Et子抽身去了巴黎,我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也准备相信命运即将赋予我的一切。我找到了莎士比亚书店,并将我的全部融入其中。

伦敦回来后不久,我的钱就花光了,于是我住进了卢克的公寓。当时公寓正在装修,所以无需交房租,但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水和电,我只能睡在满是尘土的地板上。诚然,有过在莎士比亚书店借宿的经历之后,我能够从容应对所有的事情。

卢克和我的小出版社以关门而告终,同时也开启了我们的愚蠢之旅。我们搬出公寓,并在一片艺术创作场地中找到了落脚之地,就这样过了一年,又过了两年,我们一刻不停地追寻着我们的巴黎梦。卢克最终辞去了书店的工作,在历经疲惫和精疲力竭的日子之后,他搬去了意大利,并一直在那里教授英语和写作。而当父亲从心脏病中康复之后,库尔特又回到了莎士比亚书店,但是无论他多么努力,终究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的灵感。他四处投寄《影像之争》,但收到的只是一堆拒绝信,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的执着,他仍然热切期待着将其出版。艾布力米提如今在多伦多,他会定期给我发邮件,在暗讽加拿大政治的同时,兴致盎然地谈论他对基督教的信仰。

我最后一次看到西蒙的时候,他正从杜嘉班纳专卖店里走出来。身着长裤、衬衫和夹克的他,满身行头的价格比在书店时三个月的花费还要多。他母亲的过世,使他继承了足以搬出莎士比亚书店而自主生活的丰厚遗产。现在他正筹划着买一套房子,或许会选在在里斯本,又或自己从事图书生意。

而在某个夜晚,我和那个威胁说要杀了我的人通了电话。现在我们已经一笑泯恩仇了。我承认当时我有一点反应过度;他也坦承他对电话那头的我非常生气,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来到了我的公寓,就是想吓我一下。我们还在谈话中互相道谢。那一通发泄让他回到了那个如今已是他妻子的女人身边,如今他们已是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如果没有那个电话,我可能不会逃离我的城市,也一定不会找到莎士比亚书店这方乐土。

可能是我多愁善感吧,但是书店也确实与往昔大不一样了。阿摩斯——潘尼斯咖啡馆的那只狗——死了,而且他们还将那个豪华的卫生间换成了一个连坐便器都没有的简陋厕所。如今,就算我坐在吧台边喝上几天的咖啡,估计也碰不到什么熟人了。在圣雅克街头的拐角处,波利·玛戈也关门了,因为那幢楼早已经变为了一家三星级酒店。漫天流言在盛传了许多天之后终于成为事实,第二天酒吧就从内而外地被拆掉了,而它所在的大楼也被整栋隔离了。雪上加霜的是,一蒙新的波利·玛戈在半个街区之外开张了,虽然一如既往地整洁且摆设如常,但是没有了灵魂,是的,完全没有灵魂。

对于莎士比亚书店而言,现在那里一切顺利。事实证明我对满头红发的艾德里安的直觉是对的。他成了书店白天的管理人,他狂野的工作风格让他逐渐成为乔治的左膀右臂。而他也是在西尔维娅住进书店之后才离开的。

或许,这是整个故事中最为精彩绝伦的部分。正如承诺的那样,西尔维娅在当年秋天回巴黎待了一个星期,并在第二年春天又一次造访了这里。她在书店度过了整个夏天,就像乔治所希望的,每天下午四点到八点问在服务台帮忙,并逐渐对书店加深了了解。她很好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甚至还抽时间在书店前面的空地上组织了一场关于名著《仲夏夜之梦》的主题活动。

现在,她已经毕业并全职接管了书店的管理工作。乔治仍然在那里,当然了,监督着她女儿做的每一件事,并抱怨说没有他当年做得那么好。这不是我要讲的故事,但是我想说书店的一切都很好。满满当当的书架整洁如新,整个书店井然有序,连老乔治看起来也愈加幸福了。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愫,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大家报告一下,书店现在已经装了电话并能使用信用卡了。这可不是坏事,我想,只是这已经不是我所了解的那个莎士比亚书店了。

在巴黎时,我有次在吃饭时看到了乔治并追了上去。在离开书店大约两年之后,我们又一次共度了一个愉快的下午。乔治和我都收到了警察的传票。他们重启了凶杀案的侦破,而我们俩是硕果仅存的仍在巴黎的人。嫌疑人自始至终没有被捉拿归案,受害者家属则理直气壮地质疑着当初停止侦案的原因。警察则依旧按部就班地重新进行着侦缉。

很少有人能让我像对乔治那样佩服得五体投地。尽管他远非完美或者极具个人魅力,但是乔治,以孩童般纯真的希望与乐观,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书店接纳的那些人。在一个极易愤世嫉俗的年代里,他的这些特质已经足以使他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

回首在书店的那几个月,我意识到每个住在莎士比亚书店的人身后不远处的某个地方,都潜伏着一个魔鬼。或许这就是我们能够聚在一起待在书店这么长时间的原因。我回想起乔治曾说过,书店是巴黎圣母院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无比正确。是的,最终,它成为一家著名的书店,也有了不小的文学地位。但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书店是一个避难所,就像塞纳河对面的教堂一样。这是一个主人允许所有人拿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尽己所能给予的地方。

在莎士比亚书店与乔治住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改变了我,让我认真地去思考今后的人生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此时此刻,我端坐着,敲打着字符,也努力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人生就是一部正在书写的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时光如此轻柔》是一个乔治·惠特曼与他挚爱的书店的故事,常有出人意料之处,因为莫塞尔讲述了乔治那萍踪不定的真实人生经历,那令人神往的书店在过去的两万零一夜里发生的故事。对莎士比亚书店的旅居者和创办者来说,这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劳伦斯·费林盖蒂,“城市之光”书店创办人

《时光如此轻柔》不仅仅是发生在千禧年来临之际的轶事,不仅仅是波西米亚式的巴黎文学。它更是有关传奇的莎士比亚书店的第一手资料。

——《新闻周刊》

这是一部绘声绘色的惠特曼传记,是一部关于巴黎左岸激进主义文学的回忆录,结构紧凑且富有洞察力。一部了不起的佳作,内容风趣,于平静叙述中打动人心。

——《旧金山纪事报》

本书所呈现的那种氛围,虽与《迷惘的一代》不同,却自有魅力。

——《华尔街日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