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译佛经寓言选(精)/张友鸾作品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魏、晋、南北朝时,大量的佛经传入中国,译成汉文。在文坛上,代替先秦、两汉寓言而昌盛一时的,就是佛经寓言。《古译佛经寓言选(精)》的佛经寓言由我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张友鸾先生晚年亲自选录并注释,由其外孙谢悦作译成白话文。全书的寓言从《百喻经》《大庄严论经》《贤愚经》等多部经典汉译佛教中取材,注释权威,按语结合现实生活分析精辟。

内容推荐

《古译佛经寓言选(精)》的佛经寓言由我国古典文学专家张友鸾先生晚年亲自选录并注释,是“张友鸾作品系列”丛书之一。寓言从《百喻经》《大庄严论经》《贤愚经》《大智度论》等多部经典汉译佛教中取材,选取的寓言具有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作者引经据典,注释可靠权威,编写的按语结合当代现实生活,分析精辟。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文学类普及读本,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又具有资料性质,供文学研究者查阅,从中找到文学研究的切入点。

目录

《佛说义足经》

 摸象

《旧杂譬喻经》

 梵术

 鹦鹉救火

 鬼怕恶人

《佛说群牛譬经》

 驴入牛群

《法句譬喻经》

 一捧水比大海多

《佛说大鱼事经》

 小鱼不听大鱼言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不识宝斧

 贱买智慧

《那先比丘经》

 偷瓜贼

 大火烧城

 牛奶变酸醋

 羹味

《僧伽罗刹所集经》

 犊皮诱乳

《大庄严论经》

 不种不获

 猫儿问食

 种果得果

 欢迎

《大智度论》

 好衣吃好食

 吃盐

 灯光

 群兽过河

 狮子割肉

《出曜经》

 大海三鱼

 夫妇盲目复明

 伐毒掘根

 牧牛

 笼鸟减食

 骂牛

 不知死活

 驹慕猪食

 水泡花鬘

《众经撰杂譬喻》

 宝瓶

 战马习磨

 见远不见近

 网鸟

 赤真珠的来处

《杂譬喻经》

 演奏者和欣赏者

 木工和画工

 脚踏贵人口

 良医得重酬

 狂人国

 新王

 热马屎涂鞭伤

 蛇头蛇尾争大

 两个卖奶人

 圣医死药草哭

《长阿含经》

 麻、棉、白银和黄金

 吹法螺

 小儿守火

 戴粪

《杂阿含经》

 三瓮盛水

 猫狸吞鼠

《杂宝藏经》

 派老父看门

 一鸟二头

 自业力活

 学说好话

 鹳雀衔草

 乌鸦苦肉计

《方便心论》

 一词四解

《贤愚经》

 母子马

 蛤蟆捕虫

 二母争儿

《福盖正行所集经》

 二鬼争宝

 《说法经》

 守树待肉

 吠井投井

 《大乘宝要义论》

 独眼龟钻木孔

 《百喻经》

 挤牛奶

 光头挨打

 葬子

 夸父

 盖楼

 杀子显先知

 扇汤止沸

 爱发脾气的急性人

 公主吃药暴长

 甘蔗汁浇甘蔗田

 讨债

 悬骆驼上楼剥皮

 画水求盂

 剜肉补肉

 杀子求子

 炒芝麻下种

 模仿国王眨巴眼

 给老婆换鼻梁

 牧羊人

 驴造陶器

 缩地送水

 仙眼

 失一牛杀群牛

 秃不治秃

 最后半饼解饥

 学鸳鸯叫

 治驼背

 一婢五主

 悦耳的声音

 平分遗产

 吃山鸡治病

 门里鬼和门外鬼

 深通行船法的人

 夫妻赌饼

 买果

 马尾

 骆驼头入瓮中

 坐轿播种

 剜眼防疼

 猴子拾豆

 雌雄二鸽

《佛说兴起行经》

 老财请医

 两个大力士摔跤

《杂譬喻经》(后汉)

 群猴跳海

 瓮中人影

《三藏法师传》

 狐见狮子

《法苑珠林》

 野狐饮水

 群鸟推王

 双雁衔龟

《大集地藏十轮经》

 驴蒙狮皮

《元阳妙经》

 奶汁的颜色

《佛说生经》

 巧工

 马和驴

《大方等大集经》

 烈火斗干柴

《长者音悦经》

 秃鹜唱歌

《玉请经》

 鱼目充珠

试读章节

梵术

昔有国王,持妇女急①。正夫人②谓太子:“我为汝母,生不见国中③,欲一出。汝可白王。”如是至三。太子白王,王则听。太子自为御车出。群臣于道路奉迎为拜。夫人出其手开帐,令人得见之。太子见女人而如是,便诈腹痛而还。夫人言:“我无相④甚矣!”太子自念:“我母尚如此,何况余乎!”夜便委国⑤去,入山中游观。时道边有树,下有好泉水。太子上树。逢见梵志⑥独行,来,入水池浴;出饭食,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女人,与于屏处作家室,梵志遂得卧。女人则复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年少男子,复与共卧;已,便吞壶。须臾,梵志起,复内⑦妇著⑧壶中,吞之;已,作杖而去。太子归国,白王,请道人及诸臣下。持作三人食,著一边。梵志既至,言:“我独自耳!”太子曰:“道入当出妇共食!”道人不得止,出妇。太子谓妇:“当出男子共食!”如是至三,不得止,出男子共食。已,便去。王问太子:“汝何因知之?”答曰:“我母欲观国中,我为御车;母出手,令人见之。我念女人能多欲,便诈腹痛还。入山,见是道人藏妇腹中,当有奸;如是女人奸不可绝。愿大王赦宫中自在行来⑨。”王则敕后宫中,其欲行者从志⑩也。

——《旧杂譬喻经》

【注释】

①持妇女急:约束妇女行动很严厉。②正夫人:指王后。③生:一生,犹如说这一辈子。不见国中:没有出去游览的意思。④无相:犹如说失态。⑤委国:离开国都。⑥梵志:佛教徒对婆罗门教徒(主要和占绝大多数的是婆罗门族人)的称呼。在佛经中,多作为邪门外道出现。⑦内:这里同“纳”。⑧著:置,放在。⑨自在行来:自由行动。这里意指,听从宫女们自己决定愿留愿去。⑩从志:听从各人的志愿。

【按】

我国南朝梁吴均撰《续齐谐记》中有一篇,文云:“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彦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乃于口中吐一铜盘奁子。奁子中具诸馔肴,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是铜物。气味芳美,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要之。’彦曰:‘甚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绝伦。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好,而实怀外心,向亦窃将一男子同来。书生既眠,暂唤之,愿君勿言。’彦曰:‘甚善!’女人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吐一锦行障,书生仍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将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言。’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二十许。共宴酌,戏调甚久。闻书生动声。男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子,还内口中。须臾,书生处女子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更吞向男子,独对彦坐。书生然后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耶?曰已晚,便与君别。’还复吞此女子。诸铜器悉内口中。留大铜盘,可广二尺余,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大元中,彦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题,云是汉永平三年所作也。”(文见《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四《阳羡书生》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篇》指出这个故事的源流说:“释氏《譬喻经》云:‘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拄杖而去。’余以吴均尝览此事,讶其说,以为至怪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谈到吴均《续齐谐记》说:“其为小说,亦卓然可观;唐宋文人多引为典据。阳羡鹅笼之记,尤其奇诡者也。……然此类思想,盖非中国所故有,段成式已谓出于天竺。……所云‘释氏经’者,即《旧杂譬喻经》,吴时康僧会译,今尚存。……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如晋人荀氏作《灵鬼志》,亦记道人入笼子中事,尚云来自外国;至吴均记,乃为中国之书生。”

P4-7

序言

周绍良

寓言的定义不知该怎么下,大致上总是同古代的活跃的思辨有关:为了说理,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简单故事,把所要说的理寓托在里面。它不能代替论证,但是可以比论证给人更强的印象,古代的思想家特别爱用这种方法。所以希腊有伊索寓言,中国有先秦诸子寓言,这些都是人类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汉代以后,儒术独尊,思辨日益僵固,寓言也随之衰竭。幸而佛教经典的翻译,又给我们输入了大量的古印度的寓言。鲁迅先生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也。”(《集外集·痴华矍题记》)他不仅对佛经寓言做了这样高的评价,并且捐资刻了《百喻经》以为实际的提倡。

但是,先哲的提倡,一直没有得到继承发扬,汉译佛典中大量的寓言,一直没有人搜集整理。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整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张友鸾同志和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的老同事,他是作家,又是古典文学研究者,深深知道佛经中这些寓言不仅可供中国作家借鉴,而且对中国当代某些症结颇具有针对性。像“瞎子摸象”这样的寓言,不是正好使那些思想僵化和自以为高明的主观主义者深思一下吗?像“见远不见近”这样的寓言,不是正好照出了那些自称有理论上的望远镜,却辨不清眼前的白黑的人们的矛盾可笑吗?于是他在搜辑选录先秦寓言之后,又开始从佛经中选辑寓言。

张友鸾同志自从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退休,一直专力于此,由我代他设法借书,他在读选的同时,逐为做注释。可惜没有几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只好停止。十年浩劫过去之后,人已经老了,寒灯夜读的精神不能继续下去了,他原想把整个一部《大藏经》翻一遍,但已经力不从心,只有罢手。所以选录出来的寓言只有初步这一点。

友鸾同志比我大十二岁,他搞古典文学整理工作,尤其注意大众文学和幽默文学,其选辑佛经寓言也基于此。.他颇同意沈从文先生的那种看法:“这些带有教训意味的故事,篇幅不多,却常在短短篇章中,能组织极其动人的情节。主题所在,用近世眼光看来,与时代潮流未必相合。但故事取材,上自帝王,下及虫豸,故事布置,常常恣纵不可比方。只据支配材料的手段组织故事的格局而言,实在也可以作为谈‘大众文学’、‘童话教育文学’以及‘幽默文学’者参考。”(《月下小景·题记》)现在他的这本小书即将出版,因为我是当日借书人,一定要我写几句话,以志因缘,因拉杂写了这些,实不克当友鸾兄的盛意。

1986年12月14日

(原载于张友鸾选注《古译佛经寓言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