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编写的《中国要素贸易问题研究--全球要素分工格局与中国贸易强国建设》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生产要素的直接流动、对外贸易结构及两者关系,以及政策体制环境对生产要素成长与积累、贸易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论证。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要素贸易问题研究--全球要素分工格局与中国贸易强国建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李俊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李俊编写的《中国要素贸易问题研究--全球要素分工格局与中国贸易强国建设》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生产要素的直接流动、对外贸易结构及两者关系,以及政策体制环境对生产要素成长与积累、贸易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论证。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相关文献及理论渊源 1.1 相关文献 1.2 理论渊源 第2章 概念、范畴与理论框架 2.1 基本概念之一:生产要素 2.2 基本概念之二:要素贸易 2.3 理论范畴:国际分T、开放型经济与国民财富 2.4 理论框架:要素流动与动态比较优势构建 第3章 全球要素分布格局与贸易强国的要素贸易特征 3.1 全球生产要素分布格局 3.2 国际生产要素跨境流动 3.3 世界产品贸易体现的间接要素流动 3.4 小结:全球要素流和产品流网络及中国的地位 第4章 直接要素贸易:中国生产要素跨境流动 4.1 国际资本流动 4.2 国际技术流动 4.3 劳动力跨境流动 4.4 自然资源贸易 4.5 小结:要素流动与经济国际化 第5章 间接要素贸易之一:商品贸易结构中体现的要素流 5.1 测算生产要素间接流动的方法对比和选择 5.2 四类要素密集度产品分类 5.3 中国对外贸易的要素密集度结构 第6章 间接要素贸易之二:基于行业和产品的案例分析 6.1 全球价值链分工现状及中国地位 6.2 轻工产品案例 6.3 机电和医药行业 6.4 电子信息产业案例 6.5 总结与启示 第7章 要素流动和积累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7.1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资本积累的贡献 7.2 国际技术知识流动对技术知识禀赋变化的贡献 7.3 要素积累的贸易效应之一:要素积累与贸易增长 7.4 要素积累的贸易效应之二:要素积累与贸易结构 7.5 国际要素流入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结 第8章 国际直接投资、生产要素积累与对外贸易发展 8.1 FDI的性质与中国要素流动地位 8.2 FDI、跨国公司与技术扩散 8.3 FDI、劳动力流动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8.4 FDI对国内资本积累的贡献 8.5 小结:FDI对中国要素积累与对外贸易发展的贡献 第9章 生产要素的政策与对外贸易模式转型 9.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制度因素 9.2 生产要素需求政策与贸易模式转型 9.3 生产要素供给政策与贸易模式转型 9.4 小结:政策制度变迁与生产要素动态比较优势 第10章 要素贸易视角下建设贸易强国的思路与对策 10.1 研究结论及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启示 10.2 要素视角下建设对外贸易强国的思路与对策. 10.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