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虎编著的《课堂传授的逻辑》在结构上除导言和结语外,正文八章,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首先是在导言的基础上关于课堂传授的历史考察与现状述评,属于文献综述的性质,主要选择介绍三个代表性经典作家对课堂传授的教学论依据的探索以及课堂传授基本内涵的演变。
第三、第四、第五章是从逻辑和经验的角度,论述课堂传授的内部结构、内在适应力、实现的维度三个问题。
第六章是论述教学目标在课堂传授中的运用策略,揭示目标的教学真相是合适性及其包括的问题。第七章教材使用的两类问题和解决,主要论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两种教材使用模式各自的依据和问题。
第八章,课堂传授的审美与伦理问题,指出反僵化、灌输的另两种力量来源——教学美和教学伦理。
导言 集中地重提课堂传授问题的必要性与教学论意义
一、传统课堂教学改造的问题
二、问题阐释与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思路和结构
第一章 历史考察与现状述评
一、经典作家对课堂传授的教学论依据的探索
二、课堂传授基本内涵的演变
三、历史的启示
第二章 作为常规教学的课堂传授和问题
一、什么是常规教学
二、作为常规教学的课堂传授
三、课堂传授的问题:僵化和灌输
第三章 课堂传授的逻辑结构
一、课堂传授的形式因素:知识、教授、主体
二、课堂传授的过程机制:意义、领会、教化
三、僵化灌输原发的结构性原因与反僵化反灌输的准备
第四章 课堂传授的内在适应力:层次
一、课堂传授层次的存在
二、课堂传授层次的建构:分层
三、层次蕴含的反僵化反灌输之理论可能性:因层施教
第五章 课堂传授实现的两个维度
一、课堂传授的实现:讲授维度
二、课堂传授的实现:对话维度
三、讲授与对话显隐转换之于反僵化反灌输的现实可能性
第六章 教学目标的合适性及应用
一、目标的性质与约定
二、目标的真相:合适性
三、僵化灌输与反僵化反灌输在目标上的角力
第七章 教材使用两类问题的区分和解决
一、教材使用中的两类问题
二、两类问题各自的逻辑
三、反僵化反灌输的备课尝试
第八章 课堂传授的审美与伦理问题
一、课堂传授的审美属性与审美原则
二、教学伦理的传统与失落的珍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