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根据教育部新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大学生创业特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编写而成。该书在总结作者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体系结构、内容创新上进行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选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案例,贴近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便于大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的理解,增强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1)文化支持
内容创意强调创意产业文化性,即创意产业以一定的文化为产业支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中将“文化创意”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之一,首次明确“文化创意”归属于文化产业,因此创意产业具有文化产业最基本的文化特征。
创意产品是文化内容的载体,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具有知识、观念价值,即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新体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观念价值。
(2)技术支持
创意产业是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条件的产业,是创意、人才与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目前对创意产业开发主要表现在技术内容的创新,即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在制造环节与分销环节的带动作用,将高科技融入消费体验过程,增加创意产品科技含量及服务水平,从而吸引消费者。
(3)资金支持
资金是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创意产业处在发展初期,投资收益不确定性较强,创意企业中小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较弱,融资渠道狭窄,难度较大,亟须完善创意产业的融资机制。
(4)产业支持
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多向关联性,即创意产业与前向产业、后向产业之间投入和产出联系密切。创意产业是对同类别行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等的运用,而制造产业正是创意思想得以物化的经济载体。因此,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
3.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
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是在基本价值链条的构建基础上,对价值增值核心环节的挖掘,进而对价值链进行延伸及整合,完善价值链衔接机制,优化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创意产业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系统,而是与其他经济及文化领域互动融合的,其作用就在以创意价值链系统为中心,使创意价值不断向系统外围拓展,给经济及社会带来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创意价值链价值拓展是创意在产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向实体产业和城市发展进行拓展的过程,包括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和城市创意化三个方面。
(1)创意产业化,即以创意价值链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文化、技术、经济三大系统的融合,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创意产业化是以创意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自我拓展。商品价值由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两个部分组成,功能价值由科技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观念价值因创意渗透而生,是附加的文化观念。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商品价值增值的基本趋势是沿着功能价值到观念价值的路径展开,从而推进创意的产业化过程。
(2)产业创意化,即在实体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中融人创意元素,使创意产业成为各种企业附加价值的一环。也有人认为,创意资本可以划分为消费型创意资本和生产型创意资本。消费型创意资本通过服务内容提供消费创意,生产型创意资本主要通过产品设计、盈利模式的创新进行工艺创意和商业创意。创意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对实体产业产生改造和提升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体现为创意价值链在产业层面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