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文名著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亚历山大·普希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十九世纪伟大诗人,俄罗斯现代文学与语言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开创了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直至今日仍具有巨大影响。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其代表作,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黑暗社会里贵族知识分子空有才能却无法改变社会的苦闷,成为一代“多余人”的现实,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经典作品。
目录
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原注
奥涅金的旅行(片断)
第十章
别稿
题解
精彩页

“我的伯父最讲究规矩,
这会儿正病得奄奄一息,
他叫人要好好孝敬长辈,
亏他想出这绝妙的主意。
他的榜样真堪称为楷模;
可是,天啊,这有多难过,
日日夜夜陪着这病人,
寸步不离把人活折磨!
得想出多么下贱的把戏,
讨取这半死老头的欢喜,
必得把他的枕头摆摆好,
还要满面愁容端上药,
我边叹息边暗自寻思:
什么时候鬼才把你抓去!”

驿车在烟尘中辘辘飞奔,
年轻浪子一路默默思忖,
按神王宙斯的最高旨意,
他是所有亲属的继承人。
柳德米拉和鲁斯兰的朋友!
无须写序文说明缘由,
现在我就向你们介绍
本书的主人公——我的好友:
他的姓氏叫做奥涅金,
他从小生长在涅瓦河滨,
您或许也是诞生在这里,
我的读者,在此地平步青云;
我也曾在那里游荡嬉戏,
但北方却对我不怀好意。
他父亲一生忠于职守,
因挥霍而落得债台高筑,
他每年要举行三次舞会,
终于耗尽了一切财物。
叶甫盖尼运气总算不坏:
照顾他的有位法国太太,
接替她的是位法国先生,
孩子虽然淘气却可爱。
拉贝先生是个穷法国人,
为不使孩子过分伤神,
他所教的一切都马马虎虎,
不用严格的训诫叫他苦闷。
孩子顽皮,他只责备几句,
还带他到夏园去散步休息。

这时叶甫盖尼已长大成人,
到了怀着希望和愁思绵绵、
而又热情冲动的青春年华,
那法国先生被赶出了庄园。
我的奥涅金已无拘无束, 他的头发剪成最新的时式,
衣着也像伦敦的如dandy,
他终于见识了社交界的旖旎。
无论是说话还是书写,
他的法语已是无懈可击,
跳玛祖卡,他的舞步轻盈,
向人鞠躬他也潇洒飘逸。
有什么可说的,这样的人品?
社交界都说他聪明可亲。

我们大家都马马虎虎
随便学过一点儿知识,
炫耀一下我们的学问,
感谢上帝,这并非难事。
谈到奥涅金,大家都一致
(这可都是铁面无隋之士)
说他是一个饱学少年,
但喜欢夸耀自己的知识:
他具有得天独厚的才能,
谈论什么都轻而易举,
重大争论中他保持缄默,
流露出博学多才的神气。
他偶尔还说句诙谐的评语,
使太太们现出会心的笑意。

拉丁语如今已不很时行,
因此我不怕说明真情,
拉丁语他懂得不多不少,
能勉强看懂题词和碑铭,
还能谈谈尤维纳利斯的诗章,
在信尾写上拉丁语“祝你健康”,
《伊尼特》他能背出一两句,
但也常念错几个地方。
他没有那种闲情逸致
钻进尘封的故纸堆里,
寻觅历史上的故实陈迹;
但是昔日的奇闻轶事,
从罗慕路斯直到如今,
他却如数家珍无所不知。

对诗艺他缺乏高度的热隋,
为了音韵他不会豁出性命,
不管我们怎样帮他解释,
抑扬格和扬抑格他总分不清。
他指摘荷马和忒俄克里托斯,
却读过亚当·斯密的著作;
他对经济学素有研究,
这方面他的论断相当深刻。
他懂得怎样使国家富强,
懂得国家靠什么生存, 知道从土地上取得纯收益后,
它为什么就不需要黄金。
可是父亲不懂得他的道理,
总是把土地抵押出去。

叶甫盖尼还懂得些什么,
我可没工夫一一细说。
但是他表现出真正的天才,
他最为精通的一门功课,
他从年轻时就为之操劳,
体验过痛苦,感觉到快活,
整日价使他愁思绵绵,
懒得动弹和闷闷不乐——
这却是奥维德歌唱过的
奇妙的学问——甜蜜的爱情,
为了它奥维德受到放逐,
结束他光辉而不驯的一生;
在摩尔达维亚荒凉的草原,
远离他的意大利家园。
P8-14
导语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亚历山大·普希金的代表作。这部诗体小说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奥涅金。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序言
普希金是我国读者熟悉的一位伟大的俄国诗人
。他的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
代。他的创作倾向和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进
步思潮是分不开的。正是当时俄国的社会斗争造就
了这样一位不朽的诗人。
十九世纪初期的俄国仍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但是西欧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及俄国
一八一二年抗击拿破仑侵略的胜利恰如连续不断的
地震,震撼了俄国这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使这个国
家,主要是贵族阶级发生了分化。许多贵族在拿破
仑入侵时遭到破产,战争结束后,这些破产贵族一
部分加入了官僚阶级的队伍,一部分构成了沙皇的
反对派。此外一些青年军官远征巴黎,亲身感受到
法国革命的影响。回国后,他们看到国内沙皇的黑
暗统治,官吏的横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宠臣阿
拉克切耶夫的专断暴虐和对进步分子的镇压,于是
对沙皇的统治产生不满。这些贵族知识分子秘密展
开了反对专制制度的活动,其结果就是在—八二五
年十二月十四日发生了枢密院广场的革命行动,即
为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失败,沙皇的统治更加黑
暗了,但俄国社会并没有停止前进,人民在不断觉
醒,斗争在继续。这就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
基本轮廓。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就生活在这
个时期。普希金于一七九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俄历
)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一八一一年,十二岁的普希
金由伯父瓦西里·普希金带到彼得堡皇村学校读书
。在皇村学校,普希金和普欣、杰利维格、丘赫尔
别凯等人结成莫逆之交,这些都是未来的进步贵族
知识分子,有的是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同时他还结
识了一些进步军官,从而了解到许多政治新闻,读
了许多查禁的文学作品。普希金接触了俄国启蒙思
想家、作家拉吉合夫和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
作品,尤其是和骠骑兵军官恰达耶夫的接近,大大
开拓了他的政治视野。一八一六年俄国开始出现秘
密的政治团体,目的在于反对亚历山大一世的反动
统治。普希金的密友普欣参加了秘密团体,普希金
也在“幸福同盟”的聚会上朗诵自己创作的自由诗
歌。一八一七年,普希金在拉吉舍夫民主思想的影
响下创作了著名的《自由颂》,在俄国社会上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落入沙皇手中,成了两年后判
处他流放的主要罪名之一。
一八一八年,普希金的另一首名诗《致恰达耶
夫》进一步表达了他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思想,诗
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的未来的向往。和这些诗
歌同时流行的还有一些讽刺诗,普希金用这些诗歌
无情地鞭挞“游荡的暴君”、“全俄国的压迫者”
以及阿拉克切耶夫、戈里曾这些沙皇的“戴勋章的
奴才”。他的“自由诗歌”的影响与日俱增,沙皇
当局对此十分恐慌。—八二○年春,沙皇决定判处
普希金流放西伯利亚,只是由于卡拉姆辛、茹科夫
斯基等著名诗人的说情,才以调任名义改为流放南
方。
一八二○年五月,普希金离开彼得堡到叶卡捷
琳诺斯拉夫去,途中患病,同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
的英雄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到高加索温泉休养。在
南方,普希金感受到自己身为“逐客”的不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著名的长诗《高加索俘虏
》。这首长诗和以后陆续写成的《强盗兄弟》、《
巴赫奇萨拉伊泪泉》、《茨冈人》等诗作都带有积
极的、叛逆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主义是与当
时俄国社会反对专制制度的思想情绪一致的。
普希金在三个月旅行后来到他的任所基什尼奥
夫,在那里他接近过“第一个十二月党人”诗人弗
·拉耶夫斯基,会晤过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捷尔。
普希金的诗歌在十二月党人中间广为流传,他的诗
充满革命激情,反映了十二月党人革命情绪的高涨

普希金渴望回到彼得堡,但是沙皇政府只允许
让他迁往敖德萨,不久又把他流放到普斯科夫省他
父亲的领地米海洛夫村。普希金在那里过着被幽禁
的生活。但正是在米海洛夫村的两年时间,普希金
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在这里继续写
作在基什尼奥夫开始创作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写作他最富有民主性的戏剧作品《鲍里斯·戈杜
诺夫》以及其他诗歌。在《鲍里斯·戈杜诺夫》这
一历史悲剧中,普希金提出了沙皇与人民之间的关
系、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的历史命运等问题
。人民在许多场面中直接登场,显示了不可阻挡的
力量。显然,普希金对人民在历史上所起的决定作
用是给以充分肯定的。
一八二六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不久,新
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诱使普希金为宫廷唱颂歌,采
取两面派手法把普希金调回莫斯科。尼古拉一世装
出一副“仁慈”的面孔,向诗人保证,他将自上而
下实行十二月党人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而实际上,
尼古拉一世的统治却比亚历山大一世更黑暗和残暴
。尼古拉一世的阴谋并没有得逞,普希金并没有被
收买,相反,他在历史的严峻考验下,磨炼得更加
坚强。他在—八二七年所写的著名的《致西伯利亚
的囚徒》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十二月党人的深切同
情和支持,表示他将继续坚持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
想。
二十年代的后五年,普希金写成了《波尔塔瓦
》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七章等作品。这时普
希金一系列新的巨大构思成熟了。一八三○年秋,
普希金为了办理财产过户手续来到波尔金诺,他在
那里写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后几章,完成
了他创作中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同时还写出《别尔
金小说集》、《石像客人》等许多作品。一八三三
年秋,普希金又一次来到波尔金诺,在那里他又完
成了长诗《铜骑士》、小说《黑桃皇后》等重要诗
作和小说。
……
别林斯基说:“《奥涅金》可以称为俄罗斯生
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的确,在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作者广泛描绘了整个俄
国的生活:从首都到外省,从上流社会的彼得堡和
贵族的莫斯科到农村地主领地的日常生活,从西欧
的文学作品到俄国的文学流派,从当时的社会斗争
到俄罗斯的大自然景色,从各种社会思潮到流传久
远的民间童话,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到各地的风土人
情,几乎应有尽有,内容十分丰富。这一切使《叶
甫盖尼·奥涅金》成了一部不朽的作品,俄国文学
和世界文学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有着极其严格的
格律的长诗,全书由约四百节十四行诗构成。普希
金特地为这部作品创造了“奥涅金诗节”的结构和
韵律。它的每行诗都有一定数目的音节,各行音节
的排列是九八九八,九九八八,九八八九,八八。
和音节的数目相呼应,押韵的方式也是一定的,每
节诗的头四行用交叉韵(abab),五至八行用成对
韵(ccdd),九至十二行用环形韵(effe),最后
两行是一对韵(gg)。这样的韵律加上优美的文字
,就使得全诗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晚耳,柔和协调
,达到更好的效果。
《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成中文后,在韵律上
译者感到有些问题。首先中国读者较习惯于中国古
典诗词上的韵律,即在双行上押韵,因此对“奥涅
金诗节”上的abab、ccdd、effe、gg韵可能感到不
习惯,从而体会不到它的韵律。其次,“奥涅金诗
节”的格律是严格的,有一定的程式,但就其每一
节诗的内容而言,诗中的完整句却是长短不一的,
这就形成了内容与形式不一致的矛盾。为了更接近
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习惯,并且尽可能把《奥涅金
》中的每一个完整句和韵律结合起来,译者根据十
四行诗的结构把每一节诗的韵律重新进行了组合,
基本上采取在双行上押韵。这是一种试验,是否能
为读者所接受,译者并无把握,希望经过实践以后
,根据专家和读者的意见,有机会再加以改进。
冯春
内容推荐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现代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亚历山大·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也是普希金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同时,这也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以其为代表,奠定了俄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开辟了俄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在小说中,展现了俄国十九世纪前三十年的社会生活,塑造了普希金一代“十九世纪青年”的典型形象——“多余人”。普希金通过奥涅金的一生,描绘了整个时代的图景,从首都到外省,从上流社会的彼得堡和莫斯科到农村地主领地的日常生活,从西欧的文学作品到俄国的文学流派,从当时的社会斗争到俄罗斯的大自然景色,从各种社会思潮到流传久远的民间童话,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几乎应有尽有,内容十分丰富。这一切使本书成了一部不朽的作品,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