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以历史地理学家的眼光,发现唐代后期禅宗的地理发展、地理分布状况与宋代理学家的地理分布状况几乎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学派与区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宋代儒学的研究中,虽然濂、洛、关、闽,以及湖湘、永嘉、永康这样的称谓为学者们所袭用,并且以区域冠名的学派研究也屡见不鲜,但关注学派与区域文化互动关系的哲学史、思想史专题研究依然鲜见。现在,随着王宇的研究成果的出版,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中的这一方面将有所打开,可望得到推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浙江系列/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宇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严耕望以历史地理学家的眼光,发现唐代后期禅宗的地理发展、地理分布状况与宋代理学家的地理分布状况几乎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学派与区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宋代儒学的研究中,虽然濂、洛、关、闽,以及湖湘、永嘉、永康这样的称谓为学者们所袭用,并且以区域冠名的学派研究也屡见不鲜,但关注学派与区域文化互动关系的哲学史、思想史专题研究依然鲜见。现在,随着王宇的研究成果的出版,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中的这一方面将有所打开,可望得到推进。 内容推荐 与以经济腾飞为标志的当代温州现象不同,宋代温州的成长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积累与飞跃:如果说北宋温州尚处于文化版图中不起眼的边缘一角的话,那么南宋温州则迎来了一个学术文化极大繁荣、科举成就傲视全国的黄金时期,永嘉学派是这种辉煌的标志。触发这一飞跃的契机,是温州人抓住了北宋后期一系列制度转型的机遇,占据了科举的制高点,通过知识流动获得了理学的话语权,最终从边缘走向中心。作者相信,宋代温州这种对宏观政局变化、制度变迁的超强适应性,至今仍然主导着当代温州的自我更新。 目录 序 从对立到整合——近100年永嘉学派研究概述 绪 论 道学、科举:宋代温州文化的两极 第一节 “人物”视角中宋代温州文化地位的变迁 第二节 科举视角中宋代温州文化地位的变迁 附 录 明修温州方志宋代登科录考实 第一章 北宋后期制度转型与知识流动 第一节 北宋后期的制度转型带来的机遇 第二节 游学与程学知识的流动 本章小结 附 录 周行己生平杂考 第二章 高宗朝温州士大夫群体研究 第一节 秦桧与温州士大夫的关系 第二节 反秦桧的温州士大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薛季宣和制度新学的开创 第一节 薛季宣与温州士大夫集团 第二节 薛季宣的宦海沉浮 第三节 薛季宣的学术与思想 本章小结 附 录 郑伯熊生平论考 第四章 陈傅良与永嘉学派科举之维的张扬 第一节 陈傅良的生平 第二节 作为时文高手的陈傅良 第三节 陈傅良的经学以及与朱熹的交涉 第四节 永嘉学派的活动方式——以陈傅良门人为中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叶适:其说不能自白 第一节 叶适思想的失语 第二节 水心之学的失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学的朱学化与朱学的浙学化 第一节 朱子温州门人与朱学在温州的传播 第二节 南宋后期科场中的朱学与永嘉学派 第三节 经术、举业、理学的三角张力 本章小结 结 论 附 录 一 薛季宣《春秋经解·旨要》辑佚 二 陈傅良《周礼说》辑佚 参考文献 后 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