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生行止(精)/百花谭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薛冰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80年代初,中国终于走出了无书可读的黑暗时代,新华书店里渐渐有了点百花齐放的味道。可我因为正迷恋小说创作,阅读范围局限于中外小说名著:偶然看点杂书,也是想从中发现小说创作可以利用的材料。改变了我的阅读视野直至人生轨迹的,是郑振铎先生的《西谛书话》。

《西谛书话》出版于1983年10月,我接触到它已是第二年的夏天。当时我对西谛先生的了解极其有限,对书话这种文体同样十分陌生,之所以会注意到这部书,是因为书前有叶圣老的序。那年春天我调入江苏省作协工作,而叶圣老的次子至诚先生时任《雨花》杂志主编,几乎天天见面,时聆教诲,因了这层缘故,对叶圣老推荐的书自然不肯错过。

叶圣老虽自谦对旧书外行,但不愧为文章妙手,序文中接二连三的“喜欢得弗得了”,就勾得读书人心中痒痒,迫切地想知道个中究竟有什么“弗得了”的东西在。开卷粗读,立刻便感觉到了西谛先生知识的渊博;渐渐地,我不仅为访书的趣味所吸引,为古旧书自身的价值所震惊,更为西谛先生爱书的那一种痴迷与激情深深打动。这固然是先生的性格使然,但他与书的关系,竞已无法用一个“爱”字简单地表达了。书于他绝不再是品茗把持的雅玩,也不止于研究学问的工具,更不会是保值收藏的介质;书对于西谛先生,实在已成为一种融入血肉、化入精魄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书,也就不再有完整的西谛先生。

仅就这一点而言,已经“弗得了”。

更令人感佩的,是西谛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他一生以搜罗保护中华民族文献史料为己任,平时不惜代价访书收书,爬梳整理,研究考证,呕心沥血:而在抗战期间,他更置个人安危死生于度外,与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与为虎作伥的汉奸文人,与唯利是图的书贾书贩巧妙周旋,“举鼎绝膑”,竭尽全力抢救民族文化遗产,阻止珍善古籍外流。用叶圣老的话说,“简直拼上了性命”。西谛先生说自己“狂胪文献耗中年”,是毫不夸张的。读《劫中得书记》,读《劫中得书续记》,读《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读《求书日录》,读《访笺杂记》,字里行间,都令人油然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赶快做”。

原来在鲁迅的楷模之外,中国还有这样的文人,中国文化中还有这样的传统!

一个著书人,一个读书人,一个藏书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应该具备西谛先生的这种境界,至少也应该追求西谛先生的这种境界。

这样一本能激荡起心胸中浩然之气的书,真的让我“喜欢得弗得了”。

从那以后,我的读书开始摆脱实用主义,不再满足于挖掘一点小说材料,领悟一点小说作法,激发一点创作灵感,而更注重于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特别是精神境界的提升:从那以后,我才懂得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人。

与此同时,书话这种文体,也让我一见倾心,有相见恨晚之感。专家学者,就某一命题,系统阅读研究相关书籍,其所作书话结集,谨严精湛,无异于学问门径;即或兴之所至,漫步书林,随手采撷,杂花缤纷,也令人茅塞顿开: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世间事物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剖视,真是“喜欢得弗得了”!

所以,我一边悉心搜集西谛先生著作的各种版本,搜集有关西谛先生的各种著述,一边开始关注当时出版的各种书话集。三联书店的那一套书话丛书,《晦庵书话》、《书林漫步》、《一氓题跋》、《书海夜航》、《书林秋草》等,先后进入我的珍藏,而黄裳先生的《银鱼集》、《翠墨集》、《榆下说书》、《珠还记幸》,更让我爱不释手,以后遂“逢黄必收”,陆续淘得黄裳先生的书话集数十种。其他出版社的《知堂序跋》、《书边草》、《猎书小记》,兼及《江浙访书记》、《访书见闻录》、《小说闲谈四种》、《走向世界》,并上溯到《书林清话》、《琉璃厂小志》、《藏书纪事诗》,也就是通常被称为“读书之书”的,渐渐成为我藏书中一个重要的系列。这些专家学者的书话与访书记,很少像西谛先生那样率性任情甚至慷慨激昂,多的是一种平实的语态,但同样处处流露着对于书籍那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挚情。P3-6

后记

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小开本散文丛书,在1980年代,曾是我搜求的对象,前后总共买过一二十种,每每爱不释手。近得陈子善先生告知,社方属意重新推出,并嘱我加盟,使我备感荣幸,也就借此机会,将这十来年间的零散文字,汇为一编。

从事写作三十余年,以1996年为界,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阶段。前段主要是写小说;后段所写的书话、散文、随笔,除已结集出版的三十余种外,散见于报刊的尚有三四十万字。本书选入的,约占五分之一,因多关涉书人书事,所以取《书生行止》为题。

“行止”一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早年读陶渊明的情诗:“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文人行止应有节,“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不仅是为文的法度,也是为人的原则——套用个“与时俱进”的词儿,便是“底线”了。当今之世,官场商场,最缺的可能就是底线;而唯一具有底线自觉的,不幸只有文人。这话题未免过于沉重,大而化之,书生行止,就是读书人的一动一静罢了。全书分为三辑,各辑大体以写作时间先后为序。第一辑所收,多为笔者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

第二辑是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

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虽然海阔天空地跑过不少地方,只是我一向懒于写游记,所到之处拍照片,也很少把自己拍进去。结果留下印象的,几乎又都与书事相关。“行走”之外,当然还有“行动”,那是我的生活中,比写作更值得纪念的内容,所以也借此留下些微痕迹。所选文章,大体保持原貌,文字上略有修饰,如说明写作的时间、背景等,以便读者;发表时曾被删改之处,则一律恢复。

静亦不能如处子,动亦不能如脱兔,书生行止,行止而已。

2013年9月1日

目录

辑一

 “喜欢得弗得了”

 忆程千帆先生

 也是城南旧事

 我爱风流高格调

 岁除的阅读

 书楼 书运 书人

 探幽途中的陈子善

 可扬先生与藏书票

 关于举办朱锲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倡议

 活泼泼的文字迷住我的魂

 初上念楼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辑二

 影响我思想成长的十一种书

 止水轩履历

 《开卷》五年记

 “果然有益”

 进书房与出书房

 书缘七累

 书友与书缘

 2011我读:随缘与专题

 叶茂花繁“书之书”

 书的未来及其他

 笔名的自供

 忙里偷闲的艺术

辑三

 在香港逛书店

 在上海买旧书

 阅读先锋书店

 高邮断想

 文人心梦

 黑吃“四寸膘”

 夜宿何园

 东方微笑

 日本的幸遇

 春季到台北来看雨

 一路书香

后记

内容推荐

《书生行止(精)》作者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精)》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

编辑推荐

薛冰编著的《书生行止(精)》一部金陵行者的读书“游记”,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本书是一部关于书人、书事的精美散文集。共分三大部分:一、追叙著名书人,如程千帆、可扬、陈子善等;二、作者与书的缘分;三、作者逛书店的感想。文笔优美,视角独特,弘扬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出版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8: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