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班里的小财迷》的作者朱迪·布鲁姆是美国温馨作家,双子女家庭乐趣真实展现,法吉五岁的时候,突然被金钱鬼迷心窍。“嗨,彼特,”一天晚上我正要去洗澡,他突然叫住了彼特,“要想买下整个纽约的话,需要多少钱才够呢?”“你指的是纽约市还是纽约州?”彼特反问法吉,仿佛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问题似的……
朱迪·布鲁姆编著的《糊涂班里的小财迷》围绕调皮男孩法吉,作者在这本书中给小读者带来了一连串新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视角扫至家庭、校园、聚会、赴宴、同学、亲友、草地、宠物,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描写,作者给小读者带来欢乐的同时,还传颂了相互理解、友爱、亲情等人生最美好的情感。
第二天,他又开始问同样的问题。在电梯里,他问希拉·塔布曼:“你存有多少钱?”
“法吉,这可不是一个有礼貌的问题。”希拉对法吉说,“讲礼节的人是不会谈论金钱的,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希拉不屑地朝我看了一眼,那眼神仿佛是说,我弟弟这么没有礼貌完全是我的过错。真希望今年她不会跟我分在同一个班里。每年我都是这么希望的,但每年的最后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她始终跟我分在同一个班,这就像是除不掉的某种瘙痒感,无论你如何用力地抓挠它,它还是痒。
“我是很讲礼节的人哦。”法吉反驳说,“不过我也喜欢谈论金钱,你想知道我存有多少钱吗?”
“不想知道,”希拉断然拒绝,“这是你个人的私事,我不想知道。”
但是法吉还是告诉了她,我就知道他一定会说出来的。“我存有十四美元七十四美分。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守’一遍我的钱。”
“你要‘守’一遍你的钱?”希拉惊奇地问。然后她无奈地对我摇摇头,那表情仿佛在说,法吉错把‘守’字当成一个正确的词来使用,这完全是我的过错。
操作公寓电梯的亨利在一旁忍不住笑了:“家里有个守财奴是好事情呀!”
“法吉,你要变成守财奴啦!”希拉一本正经地对他说,“如果你这么喜欢数钱的话,等你长大后可以选择在银行工作。”
“没错,”法吉开心地表示赞同,“我可以在银行工作,那样就可以整天‘守’自己的钱啦。”
希拉长叹了一口气。“他根本没懂我说的意思。”她对我说。
“他不过才五岁。”我提醒她。
“快六岁了。”法吉纠正我。然后他拽着希拉的胳膊说:“嗨,希拉……你知道当年花花公子买纽约市花了多少钱吗?”
“花花公子?”希拉一脸错愕的表情,“你是在讲笑话吗?”
“不是花花公子,”我纠正法吉,“是荷兰人。”
“他的名字叫彼特·米纽特,”希拉接过话茬,就好像她无所不知似的,“是他付给印第安部落的瓦平格尔一些珠宝换来的纽约城,而不是用现金买下的。当时的印第安人以为双方将共同分享土地,而不是卖掉土地。”
“分享是好事,”法吉接着说,“但金钱除外。我永远不会跟别人分享金钱,我的钱只属于我,我爱我的钱!”
“这真是一番让人恶心的言论啊。”希拉告诉他,“如果你那样认为的话,将不会有人愿意跟你结交朋友了。”
这时,电梯下降到了一楼大厅。“你弟弟一点价值观都没有。”当我们走向公寓大门时,希拉这样对我说。出了公寓大楼,她转了方向,直接朝百老汇大街匆匆走去。
“价值观能值多少钱呢?”法吉问我。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卖的。”我告诉他。
“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可以买卖。”然后他走到一边唱了起来:“金钱,金钱,金钱……我爱金钱,金钱,金钱……”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们家会陷入麻烦中。
当我向父母亲指出法吉现在过度痴迷金钱时,妈妈是这样对我解释的:“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也许吧,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我说,“你最好对他进行一番教育。”
但妈妈根本没把我说的话当回事,直到有一天晚餐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晚餐时,爸爸对法吉说:“法吉,请把盐递给我。”P3-6
朱迪·布鲁姆通晓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她的故事中充满各种“愚蠢的灾难”,并被用极其风趣的方式表现出来。——《纽约时报》
假如你也有一个烦人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你一定会爱不释手地一口气读完这本韦。——《儿童杂志》
朱迪·布鲁姆的作品,能给引起其呜的小读者带来一连串的欢笑。——《出版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