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人都遭受过痛苦的打击
人们要么害怕痛苦,要么逃避痛苦。这条真理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能导致痛苦的止息,佛教上称之为“圣谛”。
亲爱的读者,我问问你:你曾经遭受过痛苦吗?你们之中有谁没有经历过痛苦、悲伤或不满吗?我们都经历过,对不对?百万富翁有百万富翁的苦,穷人也有穷人的苦。同样,我们所有人都遭受这种苦或那种苦,只是每个人的因果不同,遭受的痛苦也不同。简而言之,我们都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受苦。
迈克尔-杰克逊非常受人尊敬和喜爱。我们宁愿相信,他这个广受欢迎的耀眼明星不会像我们经历尘世中的痛苦。可是你知道他遭受过多大的痛苦吗?当他出现在公众场合,看上去好像极其快乐,同时带给他人狂喜。然而,我在这儿总结一下他的人生:他公开露面时快乐,私底下却是痛苦不堪。他在台上能使观众快乐,甚至兴奋,但是独自一人时却黯然神伤,没有人和他分享他的痛苦。杰克逊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是可能的话,我宁愿睡在台上,只有在台上我才是最快乐的。当我回到家,根本见不到真正喜欢我的人。”他有多少位经纪人?和他打交道有多少家唱片公司?又有多少广告代理找他,希望从他身上谋利和利用他的极大天赋?没有人真正喜欢他。这就是他的感受和痛苦的原因。
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他这个牛气冲天的明星为何充满如此多的痛苦和悲伤。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个人毫不例外地都有他自身的痛苦。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觉察,所经历的痛苦便会无关紧要。许多人沉溺于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几乎对痛苦视而不见。尽管遭受很多痛苦,但他们无法“见到”痛苦本身。
我的一个学生参加我在内观禅修班开设的挫折管理课程,她显得焦躁不安和异常激动。课后,她来向我顶礼,开始哭泣。
“你怎么啦?”我问道。
她说:“我很痛苦。”
“是什么原因呢?”
“师父,这和我强忍着愤怒有关。愤怒一旦生起,我就想马上把它压下去,但是我做不到,于是弄得我痛苦不堪。我学佛已五年了,每当生气,我就想迅速息怒,但怒火没有像我期望的那样消失。”
我说:“我知道,你并不是因为愤怒而痛苦。你痛苦是因为你想要去除愤怒。愤怒本身不会威胁你,威胁你的是任意去除愤怒的想法。当你无法任意去除愤怒时,除了愤怒之外,你更是火冒三丈。其实使你痛苦的是双重的愤怒。这个双重的愤怒是:(1)愤怒本身;(2)你不能恰当处理的愤怒。”
“你痛苦的原因就在于你认为自己学佛多年,却在面对愤怒生气时感到束手无策。总之,你是因为不能去除愤怒而生自己的气。”
“要解决这个,方法很简单,”我补充道,“你不必那么费力去除你的愤怒。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愤怒的?”
“今天早上,师父。”
“今天早上是过去还是现在?”
“是过去,师父。”
“明白了吗?你现在生活在过去中。你的早上已延伸至现在,现在已到下午。活在当下吧,”我说,“现在起身,出去走走,记得要正念行走。”
我告诉她去行禅,她前后来回地走了三四圈。我再问她,她只是笑了笑。她的怒气已不见踪影。你知道她的怒气跑到哪儿去了吗?它哪儿也没去,而是存在于我们不断的思索中。大多数受过痛苦的人,即便没有痛苦时还在滋养痛苦。痛苦本身有生有灭,但是人们却在自己造设的世界中紧抓住它不放。一旦有人辱骂你,他骂完便走开了,而你却纠结其中,反复地想个不停。那个训斥我的“他”是谁?我父母绝不会这么骂我。他认为他是谁?你不断地在自己的思绪里翻滚。他只是将一根钉子向你锤了进去,然后走开了,而你却不停地把钉子锤向自己。
这就是苦,它来了你却没发现,因为你没有去认识它的本质。当你痛苦时,你没有深入去看你的痛苦。其他人让你痛苦一次,但随后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痛苦轮番上演。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