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是“艺术”,但亦无法脱离规则,相对于通说的量刑根据,张苏编著的《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所构建的量刑根据可称之为“以责任为基础的量刑根据理论”目标在于,将人类的道德、价值、善恶内化在量刑规范之中,在情、理、法的平衡之中实现公平、正义。在违法、有责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下,建立起责任、目的两大量刑情节体系,规范酌定情节的适用,确保宣告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张苏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量刑是“艺术”,但亦无法脱离规则,相对于通说的量刑根据,张苏编著的《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所构建的量刑根据可称之为“以责任为基础的量刑根据理论”目标在于,将人类的道德、价值、善恶内化在量刑规范之中,在情、理、法的平衡之中实现公平、正义。在违法、有责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下,建立起责任、目的两大量刑情节体系,规范酌定情节的适用,确保宣告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内容推荐 量刑,既要遵循法治原则,又要遵守成文规范,还要在情、理、法之间寻找平衡点,避免量刑结果成为机械的正义。张苏编著的《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立足于法治理论和刑法规范,反对机械的量刑理论及其方法,基于对苏联及我国传统量刑理论的反思,主张建立“以责任为基础的量刑根据新理论”,在理论上,将责任主义确立作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在方法上,将责任刑作为量刑的操作性基准,建立以责任刑为中心的量刑方法与程序,通过责任刑制约目的刑,确保刑罚不逾越责任的限度;在量刑中加入期待可能性要素,在行为的可谴责程度与量刑结果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成比例的关系,既确保量刑均衡,又实现刑罚的目的。《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在违法、有责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下,建立起责任、目的两大量刑情节体系,规范酌定情节的适用,确保宣告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还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刑法中的全部量刑规范(含8个刑法修正案)进行了全样本的实证考察;对新刑法实施以来,两高司法解释中有关量刑的规范进行了全样本的实证分析。 目录 序 序 导论:我国量刑理论的现状与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改进我国量刑理论的意义 第1章 责任主义的理论与量刑 一、责任主义的序说 二、责任的本质及其对量刑的影响 三、责任的基础及其对量刑的影响 四、责任的对象及其对量刑的影响 五、实质责任论及其对量刑的影响 六、责任主义在量刑中的机能与价值 第2章 量刑根据的理论和量刑的基石 一、何谓量刑根据 二、量刑根据本源问题上的论争 三、量刑根据的一般学说 四、处理报应与预防关系的学说 五、责任是量刑根据的基石 第3章 我国量刑根据的反思与检讨 一、刑事责任作为我国量刑根据的疑问 二、社会危害性作为量刑根据的疑问 三、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根据的反思 四、我国处理责任与预防关系学说的检讨 五、完善我国量刑根据的意义 第4章 新量刑根据的理论建构 一、责任主义在刑法体系中地位的确立 二、新量刑根据的特征 三、量刑的理论根据:责任主义 四、量刑的操作基准:责任刑 第5章 量刑根据两大体系的展开 一、责任刑、预防刑两大体系划分的意义 二、责任刑体系Ⅰ:体现违法性大小的量刑要素 三、责任刑体系Ⅱ:体现有责性程度的量刑要素 四、目的刑体系:体现预防必要性的量刑要素 五、两大体系划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第6章 立法中量刑根据的实证分析 一、立法中量刑要素的分配特征 二、法定的责任刑情节 三、法定的预防刑情节 四、定罪剩余要素转化的责任刑情节 第7章 司法解释中量刑根据的实证分析 一、为责任刑提供根据的情节 二、为预防刑提供根据的情节 三、缺乏正当根据的司法解释 四、司法解释中责任与预防关系的评析 结语:构建我国量刑理论的基石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