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计算机网络教程(第6版 微课版)》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全书共7章,涵盖实验工具与常用命令、物理层实验、数据链路层实验、网络层实验、运输层实验、应用层实验和网络安全实验。 本书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相互印证,实验步骤详尽,内容安排科学,帮助教师合理组织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获得一定的组网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本科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应用领域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实验工具与常用命令 1.1 常用网络命令 1.1.1 命令行窗口 1.1.2 IPconfig命令 1.1.3 Ping命令 1.1.4 Tracert命令 1.1.5 ARP命令 1.2 网络协议分析器Wireshark 1.2.1 Wireshark主窗口 1.2.2 捕获分组 1.2.3 查看分组格式与内容 1.2.4 分组过滤 1.3 网络设备仿真平台eNSP 1.3.1 eNSP主界面 1.3.2 新建网络拓扑 1.3.3 配置和操作设备 1.3.4 在接口上捕获分组 1.4 华为网络设备CLI 1.4.1 命令行视图 1.4.2 常用网络配置命令 1.4.3 命令行的使用技巧 第2章 物理层实验 2.1 双绞线制作及简单组网 2.1.1 相关知识 2.1.2 制作RJ-45双绞线 2.1.3 用网线测试仪测试双绞线 2.1.4 连接交换机并配置主机IP地址 2.1.5 测试网络连通性 2.1.6 实验小结 2.1.7 思考题 2.2 使用控制台接口配置交换机 2.2.1 相关知识 2.2.2 使用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 2.2.3 通过终端管理软件登录交换机 2.2.4 使用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2.2.5 实验小结 2.2.6 思考题 第3章 数据链路层实验 3.1 PPP基本配置与分析 3.1.1 相关知识 3.1.2 建立网络拓扑 3.1.3 基于PAP鉴别的PPP配置与分析 3.1.4 基于CHAP鉴别的PPP配置与分析 3.1.5 实验小结 3.1.6 思考题 3.2 二层交换机原理分析 3.2.1 相关知识 3.2.2 建立网络拓扑 3.2.3 分析交换机工作原理 3.2.4 分析交换机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 3.2.5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功能比较 3.2.6 实验小结 3.2.7 思考题 3.3 虚拟局域网配置与分析 3.3.1 相关知识 3.3.2 建立网络拓扑 3.3.3 基于端口的VLAN配置 3.3.4 直接连接不同交换机的相同VLAN 3.3.5 使用Trunk连接不同交换机的相同VLAN 3.3.6 实验小结 3.3.7 思考题 3.4 生成树协议配置与分析 3.4.1 相关知识 3.4.2 建立网络拓扑 3.4.3 验证生成树协议的作用 3.4.4 验证单实例生成树对VLAN的作用 3.4.5 MSTP的多实例配置与验证 3.4.6 配置Trunk,验证生成树协议功能 3.4.7 实验小结 3.4.8 思考题 第4章 网络层实验 4.1 ARP协议分析 4.1.1 相关知识 导语 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