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自己算个什么,其实什么都不是。
说说我的一件经历,蛮有意思。
十几年前,有一天,我在百合的家里,村里的妇女主任带来了两位青年女士,说是要搞一项关于外来人口的社会问卷调查。她们送我一件小礼物,希望我能配合,我答应了。来人拿出一个表格,让我逐一填写。
第一个栏目是关于身份的,选项有“工人、农民、商人、公务员”等,后边是“其他”。这些选项我都对不上,我填了“其他”。
第二个栏目是关于为什么到此居住的原因的,选项依次是“打工、投资经商、学习、养老”等,后边是“其他”,这些选项我都挨不上,就填了“其他”。
第三个栏目是关于房子的,选项依次是“买的、租的、赠与的、借住的”等,后边是“其他”。我住的房子是朋友专门买来给我住的,但名字是人家的。不是我买的,我也不付房租,人家主动送给我住,但也没说赠给我,因此不算赠与,也不属于借住,于是我又填了“其他”。
第四个栏目是关于经济收入的,选项依次是月收入“五百以上、一千以上、五千以上、一万以上、没有收入”等,后边没有其他。我不经商,不上班,也没有退休金,甚至连医保和养老保险都没有,多少都挨不上,不过也不能绝对说没有收人,因为常有客人来访,有时说不定在什么地方就发现有人放下的钱,多少不一定。于是我只好在后边手写了两个字“其他”。
还有可乐的。第五个栏目是关于文化程度的,选项依次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上、文盲”等,后边也没有其他。这我就纠结了,我读了个初中,由于家庭出身罪,高中人家不让上了,按说应该算是初中文化程度吧,可偏偏后来出了点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政府为了表示对特殊人才的尊重,把我的户口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并被封为科技拔尖人才。当落实学历一栏时,我说我初中毕业。负责为我做档案的领导说你怎么会是初中呢?我说就是初中。领导说,你是高中。我说我的确是初中。领导说你这人怎么搞的,你是高中好不好?我说我自己念了几年书自己不知道么?我就是初中。领导就笑,你这人太实在,现在写什么你就是什么,你这么一个有大成就的文化名人,竟然连个知识分子都算不上,将来办事多麻烦,你就是高中了,你记住,这是正式档案,你是某中某届毕业,你们校长是某人,将来再填简历口径要一致。就这样,我被高中了。这次填这问卷我就矛盾了,我如实填初中吧,我违背政府意志;我若填高中吧,我是打妄语,违背佛法精神。这两个都不可违背,于是我又在后边手写了两个字:“其他”。
记不得当时到底填了几个栏目,总之,一个问卷调查表格填下来,都是其他。
填完了表,甭说别人,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笑,我这人怎么就这么另类呢?什么都挨不上边,我在这个世界上的身份是其他。
有一次,我在净慧老和尚身边小住三天,有客人来,老和尚向那人介绍我,一口气给我戴了好几顶桂冠,什么画家、作家、思想家、禅师,前边还都加上个大字,最后他老人家都否了,他说我这人没法归类,还是其他。
这些年,我出了一些书,没有任何头衔和身份,自我简介就省了不少文字。可有时出版社或别的什么人要介绍我,总要有个什么身份和称呼,于是常常被称为隐士,甚至著名隐士,我都觉得好笑,我倒想隐,可差不多每天都有一些人找上门来,再被称为隐士,很像作秀。可也没办法,人家介绍总得有个称呼,那就随他去吧!
其实想一想,其他这个身份挺好,不好归类,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可以是。那就是其他吧!
P3-4